以笑蜀先生的这篇文字带领大家走入一片学术的天空——

学人网站的兴起和发展

笑 蜀

由此进入《我眼里的中文论坛

学人网站缘何崛起

  网络言论的勃兴是中国独有的景观。无论是BBS,还是学者型个人网站,其火爆程度都是境外同行望尘莫及的。这当然主要由中国独有的政治生态所促成。传统媒体被管制得滴水不漏,此种背景下互联网的降生,无疑构成了言论的新边疆。而在互联网降生之初,管理层对互联网的传媒功能并无充分认识,行政干预力度甚小。互联网被中国网民视为言论自由的乐土,也就是顺理成章。于是,体制内找不到出口的声音,纷纷向互联网汇集。《五四》站长彭泽承认:"在互联网出现前,个人创办杂志是件想了也是白想的事。现在,这一切有了实现的条件与可能。尽管这必须付出在电信垄断下难以承受的费用、忍受难以忍受的速度。"而这,"就是《五四》出现的前提"①。谢泳则如此阐释他对个人网站的认识:"前几年,我在研究储安平和《观察》周刊的时候,常常有一种冲动,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可以像他当年那样有一个自己说话的园地。有了个人主页以后,我觉得虽然电子媒介和印刷媒介还是不同的东西,但那个梦想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现。"②。

  这和新文化运动有相似之处。新文化运动的勃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时中国政治上的不统一--各路军阀忙于内战,无暇过问思想文化,从而为新思想新文化的生长提供了诸多夹缝。当今互联网的问世,也给新思想新文化的生长提供了空间。就和当初文人沙龙的流行一样,BBS成为时尚;就和当初同人刊物的繁荣一样,学人网站纷纷破土。

三种学人网站

  第一种是专业型。根据学科分类,代表性站点大致有:

  政治学类--

  1、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http://www.wiapp.com)。站长毛寿龙。

  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的英文是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Public Policy,故网站又简称IAPP。1998年2月8日创建于美国。主要目的是展现制度学人社群(IAPP Community)的研究方法、理论框架、研究成果,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联系,聚集有类似兴趣的能够用中文工作的学者,吸引可能吸引的研究资源,提升中文世界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研究的学术质量。

  IAPP网站的发展可以分初步发展和稳定发展两个时期。初步发展时期是1998年初到2000年初,网站没有形成风格,内容较少,访问者主要局限于熟人范围。2000年初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后,网站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内容也逐渐系统化,人气也逐渐上升,8万多累计访问量主要是在2000年获得的。根据不完全统计,相当部分访问量来自中国大陆,来自香港、台湾、新加坡及其他地区的访问量也不在少数。这说明,IAPP研究在中文世界已受到了一定关注。

  WIAPP是制度学人社群的网站。制度学人社群(IAPP Community)是一个开放性的研究群体,其成员分布于世界各地,来自不同的学科,他们的共同点是用IAPP方法研究类似的公共问题、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问题,而且基本上都能够用中文工作。目前该社群正在组织若干研究小组(workshops),如IAPP研究小组和公共管理文库运作小组(Pubmana Workshop)。其中IAPP研究小组已经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WIAPP具体说明了IAPP研究的方法、价值、理论和问题,也提供了研究小组的许多研究成果。

  2、宪政文本(http://www.libertas2000.net/),站长刘军宁。

  关于刘军宁,学术界无人不知,无须赘言。该网站是他的个人主页,页面、功能朴素到不能再朴素的地步。内容则为站长作品。辟有宪政理论、人权法治、宪政工程、中国宪政史、外国宪政、宪政书评、英文特区、文献下载、名著下载等栏目。可能尚在草创初期,部分栏目未开通。

  法学类:

  《公法评论》(http://gongfa.yeah.net),站长范亚峰。

  该站创建于2000年5月26日。现有栏目6个,收录文章、著作约1000万字(中、英文),联系作者近百人,点击数5500多次,在中国大陆学术思想类网站有一定影响。

  《公法评论》旨在面向中国民众,运用互联网技术创建有关宪政与法治理论的中文学术思想网站,反映汉语学界关于宪政与法治问题的思考,为中国人创立一个可以自由参与的讨论宪政与公法问题的平台,推动社会的民主进程。《公法评论》倡导理性、温和的学术风格,拒绝宣传性、情绪性的文章。

  文学类:

  灵石岛(http://www.lingshidao.com/)。站长灵石。

  创办于1999年11月27日,最开始只是将个人作品放到网上,2000年2月萌发建设网上汉诗库的念头。古诗资源相对比较完整,主要是搜集,并制作目录。当时网上新诗资源奇缺,除了顾城、北岛、汪国真等十来位热门诗人外,其他新诗诗人的作品几乎没有。灵石一边自己输入,一边到各个诗歌站点搜集,也与部分诗人建立了联系。4月份,灵石岛规模进一步扩大,主要是增设了译诗库和外文诗库,这样,读者在一个站点就可以读到古今中外的诗了。7月份,灵石租用虚拟主机,注册了国际域名,开通诗歌全文检索,增加诗歌站点搜索和诗歌理论栏目。迄今,新诗库共收228位诗人的2670首诗;古诗库共收104个文件,诗21770首;译诗库共收151位诗人的1272首诗;外文诗库共收109个文件,诗5600首;专栏诗人收录50位作者,诗歌理论文章130篇。总访问量62000,近期日访问量300。

  灵石岛的主旨是建设一个资料相对集中的专业诗歌站点,供诗歌爱好者使用。也具有普及性质,比如灵石岛周刊分为新诗版、古诗版、译诗版和专辑,通过博大网站发送,目前订户有300多人。

  经济学类--

  1、制度主义时代(http://www.zhanjiang.gd.cn/PERSONAL/stevenx/)。

  该站为制度学派经济学家薛兆丰在1998年4月创办,目的是让读者分享其思想。收录薛兆丰原创文章200篇,兼收他所师法的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米尔顿·弗里德曼等人文章120多篇。除在yahoo登记外,没有做过宣传,日访问量二百来人。

  2、"似乎有知识"(http://www.cnnobel.com/),站长董志强。

  由一群在高校从事经济学教育和研究的年轻学人主办。不面向大众,而主要面向经济学研究人员和经济工作者。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生平和著作介绍极为详尽,是其一大特色。

  3、北望亭(http://bwt.home.sohu.com/indexg.htm),站长北望。

  始建于2000年7月11日,试运行3个月后,于10月5日完成主要栏目,站点定位于制度分析为主的经济学、政治学资料及研究,同时关注自由主义理论,尤其是自由主义经济学。截止目前,访问量为11705,在sohu个人网站社会科学类排行第三。

  史学类--

  1、谢泳居(http://xyju2.easthome.net/)。

  1998年夏开始设立。主要是谢泳作品。有已发表过的,也有未发表过的。谢泳致力于研究二十世纪上半叶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命运,自然,网站内容也多与知识分子问题相关。访问人数至今已过万人。

  2、戊戌变法纪念(http://liugd.easthome.net/),站长梦史氏。

  1998年9月27日,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百年忌日前夕,"戊戌变法百年祭--纪念刘光第专辑"在刘光第家乡的自贡在线问世。一年之后,它扩展为"戊戌变法纪念"。

  辟有戊戍六君子诗文选、纪念刘光第专辑、纪念杨深秀专辑、戊戌变法百年纪念活动一瞥、戊戌政变特辑、戊戌变法期间历史人物照片等栏目。

  社会学类:

  中国社会学(http://www.chinas1.com/index.asp)。

  站长wash。该网站1999年12月20日建立,目前日访问量在2500-3000左右。网站有一个7人(有3个博士和3个硕士)小组共同管理,所有网管均为社会学专业人员,业余上网,且无任何资本背景。分布全国各地的网管通过网络密切合作,在不到一年时间内,网站由个人主页发展到今天大陆社会学界首屈一指的综合性学术网站。

  该站集资料与学术观点于一体,目前收集了15000多篇高水平专业论文,并建立了社会学经典文献库,涵概社会学各个类别,包括几乎全部近几年社会学界有影响的研究文献。网站设立了众多的专题研究,对所涉专题进行了精心的资料收集,学术价值极高。

  该站目标是"组建一个理性的网上公共学术空间",新组建的"中国社会论坛"充分反映了他们的这一发展思路。该论坛以社会学为依托,积极向相关学科拓展,学术界关心的问题都可以在这个论坛找到。

  该站目前与台湾、香港、夏威夷等华人社会学网站建立了合作关系。可能正在技术升级,主页更新不是很快。

  哲学类--

  1、哲学传染源(http://member.netease.com/~luwei/)。站长芦苇。

  1997年7月始建,为最早的汉语学术网站之一。顾名思义,内容不乏病菌,导言也忠告访客:"思想是一种冒险,请自备防疫用具"。这当然是一种风趣,但不难由此推想建站主旨。

  网站分"灵性空间"、"大师芳踪"、"屠龙密笈"、"网路拾贝"、"一点私货"等栏目。"灵性空间"收录唐崇怀的神学文集和刘小枫的一些选篇及新旧约全书。"大师芳踪"收录包括托马斯·阿奎那到阿兰·图灵等几十位大师们的国外网上链接,甚至波兰逻辑学家卢卡西维茨(Lukasiewicz Jan)也在列表之内;"屠龙密笈"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西方名著,里面好些作品都是芦苇和他的朋友们自己翻的;"网路拾贝":这大概是文学爱好者最喜欢的地方了,米兰·昆德拉、奥威尔和自由主义者所热衷的哈耶克、顾准都在这里。在眉标处的"话说中国""知识分子""重写晚晴"另外三个分栏链接里,有已故的黄仁宇及其他一些学者如王力雄朱学勤万俊人的文章;"一点私货":全是芦苇自己的学术论文及一些随想,尤其是那篇为写博士论文做的准备性工作《宗教裁判所》,里面所包含的史学知识及史学评价是值得推荐的。

  该站内容专业,网页温馨。有人称站长是个博学而富有情感的人,想来不虚。

  2、逻各斯(http://www.china-avenue.com/wangling1/index.htm),站长:一行wly。

  主要收录哲理散文、哲理随笔、哲理对话。其中,词语、树与树两个栏目收录站长原创文章,美的暴政收录包括站长作品在内的哲理诗。内容精致。

  宗教类:

  信仰之门(http://GODoor.yeah.net)。站长思路。

  2000年8月20日创建,宗旨是促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基督徒承担其文化和社会使命,也同时提供给基督徒和基督教研究者以丰富的相关资源。该站内容有两部分:一是基督教文化评论,即从基督教信仰的角度来评论音乐、电影、文学、思想等。另一方面是基督教资料,如各种版本的圣经、圣经注释、基督教历史、传记等。共收录文章和书籍近280篇/本。截止12月7日,页面浏览量已近10万。

  科普类:

  五柳村(http://myhome.zaobao.com/home/s/stao/)。站长陶世龙。

  该站1999年4月开办,内容为家族史料,主要在亲友中传阅。2000年4月改版,做成报刊性质,涉及科普、人文诸多领域。到2000年12月5日,已出28期,发表文章约八、九百篇。许多文章为原创而且为知名学者原创,如乐黛云、汤一介、严仁赓、休闲学专家马惠娣、地质学史专家李鄂荣、老医生李霖的研究成果、回忆录等。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2000年第6期《读书》杂志曾转载该站始发的《中国历次的统一与分裂》全文。

  学术藏书类:

  "素心学苑"(http://www.nease.net/~luolian/)。站长文化。

  "素心"二字,原出自钱钟书,因网友建议,而用作主页名。主要栏目有两个:《素心书斋》,选贴有长久价值的书;《网上文选》,收集有思想的文章。

  第二种学人网站是整合型网站。

  首屈一指的整合型学人网站当然非李永刚"思想的境界"(www.sixiang.com)莫属。该站几乎将当代思想精英一网打尽。内容尤为浩瀚,诸如人文天地、经济社会、政治发展、国际风云、历史探幽,几乎面面俱到,且分类明晰。访问者可以通过该网站跟踪思想界最新动态,把握思想界脉搏。兼容并包也是其特色。主持人无疑是自由主义者,但在内容取舍上,并无特殊偏爱,对崔之元、甘阳等新左派人物,该站予以足够尊重。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该站已关闭。目前尚有如下整合型学人网站足可称道:

  1、思想评论(http://intellectual.members.easyspace.com/):站长秋风。

  1999年7月创办。原名"自由主义评论",以"个人自由、有限政府、宪政法治、多元民主、个人产权、市场经济"为基本立场。因其内容敏感,站长被有关部门请去谈心,稍后网站再度开张,但已删除自由主义四字,易为现名。主打频道"观察与评论频道"也自此消失,现在设有"社会评论",锐气已不如前。但资料部分原封未动,自由主义基本文献都可以从该网找到。目前发表了700多篇文章。

  2、文化中国(http://202.106.168.89/~culturechina/)站长:余世存。

  如果说思想的境界是内容型网站,那么文化中国则可称作观点型网站。问世伊始,即以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救世情结引来学界广泛关注。文化评论,时政评论,社会评论,不一而足。剑出偏锋,大胆而又新锐。虽然该网站并无资本背景,无稿酬可开,但绝大多数评论文章都是原创文章,且品位极高,殊为难得。

  3、中国研究(http://zgyj.freeservers.com/z.htm) 站长:黄佶。

  学者型个人网站中,中国研究体系最完整、历史也最悠久。原来有定期出版的电子刊物,还有讨论区。现在讨论区已经关闭,丧失了互动功能,实际上已演变为纯粹的电子学术刊物。该网站所发表文章以经济类居多。

  4、小雅斋(http://go8.163.com/~bluefire/),站长柴子文。

  2000年5月开办,收集文章近600篇。民间思想者文库为其特色栏目,专栏作家有唯色、余世存、安替、毛喻原等,专业作者有时殷弘、任剑涛等。尤其注重联系年轻的专业作者。

  5、"五四"(http://myhome.zaobao.com/home/t/taoxb/zml.htm),站长彭泽。

  一份刚问世不久的电子刊物,总共才出四期。至其旨趣,则如该站所云:"这是一个阵地,立场就是'五四精神'。以《五四》命名,这里所呈现的一切,也就是'五四'所昭示的"③。作品有诗,有随笔,有时评,无一不饱含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6、观点(http://www.viewpoint.bizland.com/untitled.htm),站长少杰。

  2000年6月问世,最初为周刊,主要是网上文摘,也有小部分文章是作者惠寄,每期以一个主题刊登几篇到几十篇不等。随着站长个人兴趣的变化,网站的侧重点逐渐从哲学小品转移到社会批评。

  2000年11月初,来自大陆的读者遽降几乎至零,国内地区无法接通,怀疑被国内封锁④。鉴于读者面缩小,《观点》不再做定期出版更新。

  7、葫芦网读(http://go.163.com/~hulu121/) 站长hulu。

  该网站风格与思想的境界类似,高峰时更新频率和文章质量都比较高。但现在已经沉寂。

  8、思想的碎片(http://go.163.com/~veron/index_1.htm),站长Veron。

  汇集思想随笔及站长原创文章。取名"碎片"恰到好处--典型的个人园地风格,网站内容、文章编排完全任由个人性之所至。

  第三种学人网站是知名网友的个人主页。又可分为三类:一是整合型,一是原创型,一是专题型。

  整合型网友主页,首推"春夏自由评论",该站以政治关怀为主要特色。此外,如下主页也可称道:

  1、六朝评论(http://www.liuchao.com/home)。站长令狐岳、如风、紫衫龙王。

  该站亮点有两个,一是个人文集,一是电子杂志。有一定水准的个人均可在此推出自己的文集。这里既有权威文集,也有普通网友的文章,以此实现打破话语霸权、每个人平等地说话的梦想。电子杂志目前有:《六朝评论》--此为该站主打杂志,评论为主;《故事新编》--网络小说为主;《尚思科学》-一个科普读物。规模和水准均不容小觑,有向机构网站发展的趋势。

  2、king2000(http://www.king2000.net/)。站长铂文。

  该站以中国民间马克思主义自由左派网上大本营自命。高举科学社会主义旗帜,对现实社会主义颇多抨击,是其主要特色。去年6月开办,至去年底达到日访问量3000多人,但被管理层关闭。2000年春节后重新开站,但人气受挫,目前日均访问量为800多人,日网页流量12000。发表文章总数近千篇。

  原创型的网友主页几乎不可胜数。兹举其大端:

  1、《逻辑》(http://luoji.126.com)。站长怒江。

  建站于99年11月。发端时不过赶时髦拥有个人主页,但令这个"老"软件工程师、新网虫始料不及的是,他的网站和文章逐渐在网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目前,怒江除了在传统媒体发表文章外,还是多家商业和文化网站的专栏作者。而囿于精力,《逻辑》也由原来的综合性评论网站变成了纯粹的个人作品主页。主要板块有异见、IT等,多谐趣文字。

  2、激扬圈点(http://news.szptt.net.cn/jyqd.phtml) 站长:瘦竹

  该网站也是一个观点网站,以社会评论、文化评论为主,绝大多数文章出自瘦竹手笔,兼收其他网络作家的精彩网文。至其旨趣,瘦竹有如此阐释:"所谓《激扬圈点》,即以英雄之侠骨,儿女之柔肠,笑谈天下风云变幻,尽诉人间冷暖沧桑。让贪官们发抖,叫百姓称快。让日月因之而生辉,叫天下为之而动容。"激扬圈点也确实在如此做去,因而声誉日隆。

  3、伪文人计划(http://writers.s-one.net.sg/GB/index.htm):站长为新加坡学生卓炜峰、林兴利。

  该站1996年12月创办。起因是新加坡的创作风气一向不是很强,站长希望本地年轻作者有更多的发表园地,并且有机会与其他国籍的创作人沟通,以文会友。开通后颇受本地媒体垂青,曾多次为《联合早报》推荐。此外,该站也为中国的picknet和台湾的kimo推荐。发表文章总数达2000篇。但多数作者仍为中国大陆的年轻写作人。

  4、野猪工作室(http://neatherd.3322.net/chi/index.htm)

  此为强国论坛著名网友野猪的个人文集--达数百篇之多,且不乏精品。主要是时政评论、社会评论。

  5、中国向何处去(http://sixiangfan.at.china.com/)

  此为强国论坛著名网友思想贩的个人文集。顾名思义,惟以国事为务。"还政于民、以杜贪官;还兵于国、以绝强权;还商于市、以增民富;还实于史、以诫万年"是该站宗旨,所有文章均由此展开。

  6、云儿的家(http://free.prohosting.com/~yuner/),站长云儿。

  此为新观察著名网友云儿的个人文集。主要是经济评论,也有社会评论、政治评论和一些性情文字。

  7、羊子的思想家园(http://yangzi.2911.net/)。站长杨子立。

  站长在北大读研时曾组织时事社,被校方解散,遂转向网络。站长作品居多,其《农村调查记事》尤负盛名。

  8、黑板报文艺(http://www.heibanbao.com/today/)。

  该站主持人为左派艺术家如张广天。多讥讽现实、讥讽自由主义的黑色幽默小品,如《民谣·某些老右派》;当然也不乏战斗檄文如《为民主柬埔寨(红色高棉)辩护》。

  9、新理想国(http://grwy.online.ha.cn/utopia/) 站长左知非。

  左知非之"左"独具一格:他强调共产主义理想的民间性、民主性,以区别于官僚集权的原教旨"共产主义"。主张以反映和维护科教人员和工人阶级、劳动人民的民主与自由权利的"平民社会主义"即新共产主义为本,批判地分析和扬弃党国垄断主义和自由主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主张社会化、知识化的职代会民主占有制及"民主的自由企业制度";主张社会主义两党民主制和四权分立制,主张创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宪政体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国家。就此而言,左知非是一个理性左派,他所持的共产主义理想,是一种人性化的共产主义理想。其个人网站"新理想国"设有"平民社会主义(新共产主义)虚拟网络书院"、《新青年》电子杂志、"社会主义两党民主研究中心"。

  10、新呐喊(http://leftvoice.8m.com/),站长常仁。

  常仁的基本立场,如下一段话可为代表:"对使其威风扫地的文革冲击深怀怨恨之心的那些中国权力精英,与对文革冲击同样抱有深仇大恨的中国自由主义思想精英,具有一种天然的政治同盟关系。面对西方政治经济权势集团作出的巨大引诱,中国权力中心在'改革、开放'初期的表现,就好象是一名受尽'社会主义前夫'呵斥、虐待和折磨之苦的怨妇,面对风度翩翩的西方绅士所作的百般挑逗和引诱,其急切弃旧图新的心理与热烈向往之心,自不待言。"此类价值判断,其个人网站"新呐喊"有着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与"中国与世界"如出一辙。"中国与世界"因此引常仁为同调,破天荒地在其首页给"新呐喊"做了连接。

  11、亦文理论园地(http://yi_wen.home.chinaren.com/),站长亦文。

  亦文以公开否定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而著称网上。亦文宣布:建立在"生产中心论"基础上的唯物史观不符合客观事实和逻辑。由于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社会发展学说的基础,他的所谓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所以,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学说是完全建立在一个错误基础之上的错误学说,是无法和不可能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而这也就是全球共产主义运动最终失败的客观根源。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针锋相对,亦文创立了他的"唯人史观"。该网站收录的都是有关"唯物史观"、"唯人史观"孰是孰非的论战文章。

  专题型网友主页,笔者所见以文革题材居多--

  1、李慎之研究(http://liuxiaolei.tongtu.net/)。站长刘小磊。

  创办于今年九月十八日,顾名思义,主要收录李慎之作品。文章总数不过几百篇,但访问量已达4万人次。

  2、文革(http://wenge.easthome.net/),站长不详。

  内容为文革地方史,主要是山东淄博的文革历史。辟有文献集录、红卫兵日记、淄博六中文革、周村地区文革、造反夺权、革命串连、语录歌、文革宣传品、文革美术欣赏、泥塑收租院欣赏、文革邮票欣赏等栏目。主要陈述事实,一般不做评论,也不与网友讨论。

  3、文革珍藏品(http://cnzj.com/wenge/),站长黄家年。

  辟有文革红宝书,文革宣传画,文革原版唱片,文革书籍,红卫兵报,文革史料史实、传单等栏目。"文革红宝书"备各种版本《毛主席语录本》、《毛主席诗词解释》及其它红宝书。其中最早版本《毛主席语录》为1964年5月1日。"文革书籍"有样板戏剧本,"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小兵"、《林彪文选》、《林彪语录》及其它文革漫画集,自1996年7 月至1967年6月全年齐全。"文革史料史实、传单"有红卫兵传单及"中央首长讲话"、"特大喜讯"等。"红卫兵报"有大专院校、中学红卫兵组织出版的红卫兵报及造反组织的小报,包括清华北大、南开15所大专院校红卫兵组织的15"联体报"。极具史料价值。

  4、文革美术馆(http://www.oceanet.com.sg/mao&yeo/meizhan.htm),站长YEO。

  共有八个展厅。另辟文革瓷器、情系典藏、主席用瓷三个栏目,内容多为独家,如"文革瓷器"以杨新发医生的个人收藏为选题,每月一期,刊出不同题材的藏品,并由杨新发医生亲自撰写解说词。

  5、遇氏家族(http://go8.163.com/~yuluowen/),站长不详。

  主要反映遇罗克一家在文革中的遭际。遇罗克、遇罗锦、遇罗文、遇罗勉各设一个专栏。反映遇氏家族历史的《家书》,敏感章节均被出版社删除,删除内容该站亦有披露。

  学人网站前景展望

  和商业网站不同,学人网站追求的主要不是经济效益,而是精神上的愉悦。精神上的愉悦则主要源于自我表达、自由表达。较早拥有个人主页的谢泳就是一例。他说,"我自己是一个把表达思想看得超过经济收益的人,所以对于自己的写作并不很看重,只要能说话,给不给钱是次要的"。个人主页则给了他自我表达、自由表达的空间--"有了个人主页以后,我所有的文字就不再为没有地方发表发愁了。"他很满足,以至于"投稿的欲望都在下降,除了写书,对于给报纸写短文,就提不起兴趣了。"⑤

  但是现在,谢泳们这种精神上的愉悦正在一点一滴地流失。

  2000年伊始,中国网络生态急剧恶化。《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出台,更标志学人网站严冬时代的来临。该"办法"对互联网信息服务管制之严,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学人网站属非经营性网站,按"办法"规定,应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拟开办电子公告服务者,更必须提出专项申请或专项备案。基本照搬管理传统媒体的许可证制度。《办法》还列出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的九种信息,包括: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等等⑥。九条禁则的最大特征是高度抽象,比如"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何为"国家荣誉",何为"国家利益",没有任何界定。这就最大限度地赋予执法过程以随意性,相应地,最大限度地缩小了网络言论的自由空间。学人网站主事者多有政治关怀情结,对于网络管制一向敏感。"办法"在他们无异是达摩剑,皆成惊弓之鸟。小雅站长柴子文当即挥就《中国大陆的学术思想网该往何处走》一文,劈头称:"看到刚颁布的网站管理条例,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好多,那天晚上我一夜未眠。我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和痛楚"⑦。接下来的事态,似乎印证了他们的预感。先是"观点"无法访问,接着,"葫芦网读"也被关闭一段时间。如果说"观点"无法访问是因为它的社会批评,葫芦网读被关闭则难以理喻:该站目的是给读书人提供一个网上的思考空间,与现实联系并不密切。这个事件对葫芦打击很大,用他自己的话讲,"往下我也就没有继续更新,等于是已经放弃。我的心情是很悲凉的,因为在网络上,我同样也看不到言论的空间"⑧。决定性的转折发生在9月底--海内外瞩目的"思想的境界"宣布关闭。尽管李永刚反复声明,该站关闭与政治无关,与外部压力无关,但这恰恰给人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印象。学人网站主事者莫不有唇亡齿寒之感。如前所述,网络言论的勃兴,得益于网络远离权力视野,因而具备自由度和开放度。而现在网络则成了管制重点,近期更将组建数十万网络警察,监控、分析各地局域或连接国际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对抗泛滥成灾的电脑病毒、打击网络犯罪、阻止有害信息的传播"⑨。网络的自由度、开放度至此已微乎其微,学人网站繁荣的前提不复存在。

  政治的压力而外,还有一个压力是经济的。如果说政治压力主要来自外部,那么经济压力则主要源于自身,即主要由学人网站的特质注定。学人网站不同于任何别的类型的网站,它固然也是一种平台,一种媒体;但归根结底,学人网站其实和高行健"冷的文学"相似,是一种"冷"的网站--它的主要功能在于自我表达。出自个人的感受,纯然个人的声音。它追逐的不是时尚,而是对内心的自我观照,对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存困境的关怀。也就因此,它往往不合时势。不仅对政治权力来说是另类,而且远离市场,处在社会的边缘。但和同样处在社会边缘从事"冷的文学"的作家不同,学人网站主事者不可能只靠一支笔,一叠纸完成自己的计划,他必须付出昂贵的成本,却很难指望在经济上得到回报。似此,维持学人网站的正常运转,在经济学意义上就成了纯粹的"烧钱"行为,一种奢侈的行为。当然也有学者具备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无惧"烧钱",但绝大多数学者并无相应的经济承受力,必然面对经济上的困扰。事实上,思想的境界就曾面对这样的困扰,而不得不向社会求助。但向社会求助也有问题,因为中国没有捐赠法,如果完全不带政治性,求助和获助都不会有太多麻烦。但象思想的境界这样受到管理层异常关注的网站,求助和获助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下,很容易授人以柄。正在考虑到此层因素,李永刚后来又不得不放弃求助。经济困境因此始终无解决之道。

  困扰学人网站的第三个因素是版权。没有原创的学人网站难有特色,难有生命力。但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学人网站完全靠原创维持也是不现实的。而且整合型学人网站本来就具有资料库性质,不可能不复制他人作品。版权问题由此产生了。对这个问题,一般采取如下几种办法解决。一是作者义务提供,但前提是网站必须具备相当知名度。二是不经作者同意,直接复制,作者没有异议则保留,有异议就删除。这是学人网站的普遍手法。三是不管作者意愿如何,用了就是。比如KING2000网站就干脆声明,版权是资产阶级的东东,他们对此不予理会。不过,他们也不是绝对的"拿来主义"。该网有大量原创作品,在"拿来"的同时也宣布放弃对自己原创作品的全部版权,他方可无偿使用。实际上有对等交换之意。冠冕堂皇的旗帜下,应该也包藏着财力受限、不得不出此策的苦心。但后两种手法近来已受到挑战。2000年11月法院判决:个人网站侵权应承担法律责任--1998年9月,《大学生》杂志社编辑出版了《大学生》杂志特刊《考研胜经》,其中汇编了179篇文章。被告李翔未经《大学生》杂志社许可,亦未指明所载内容的出处和向相关作者支付报酬,即将《考研胜经》中的137篇文章上载其个人网站"复习指导"栏目内。法院认为,李翔此举构成对《大学生》杂志社著作权的侵害,判决李翔在"首都在线263"个人主页频道的首页上发表致歉声明;赔偿《大学生》杂志社经济损失人民币5000元⑩。此种判决,对所有学人网站来说都是一个警钟。

  总的来说,中国学人网站的前景现在比较模糊。这主要是因为言论和政治权力、学术和政治权力的关系究竟如何调节,并未定型。法规生效了,机构建制了,但如何执法,目前并不明了。不严格执法,无异于管理层自己开自己的玩笑,非管理层所愿;严格执法,既不可行,而且即便实现,恐怕多数学人网站乃至机构网站都难生存,如此结局也令管理层尴尬。学人网站主事者也不清楚政治上、版权上的度究竟如何把握。实际上双方正处在彼此观望、彼此试探、彼此磨合的阶段。相信科技的发展会解决这个问题,管理层最终会不得不承认,权力并非万能,以行政力量对抗现代科技,不过是堂·吉珂德与风车作战。

  不过,即便到了那一天,学人网站的空间仍然有限。原因很简单,个人力量本来就有限。要把学人网站建成公共图书馆、公共思想库,这样的指望本来就不切实际。整合型或全能型学人网站的兴旺,仅仅是特定时代的现象;从长远讲,此类学人网站没有多少前景,要么商业化,转变为机构网站;要么自生自灭。真正的个人网站只应该是纯粹的个人作品,好比一幅画、一本书,可以很精致,但在功能上、规模上不可以过度。受众也不可能很多,而是比较狭窄。这种非大众的小众媒体,最符合精英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应该成为学界流行风。如果说以往的思想家主要活在书架上,那么以后,思想家应该主要活在互联网中,活在一个一个的学人网站中。高行健称:冷的文学是一种不让社会扼杀而求得精神上自救的文学,"一个民族倘竟容不下这样一种非功利的文学,不仅是作家的不幸,也该是这个民族的悲哀"。同样可以断言:

  "冷的学人网站是一种不让社会扼杀而求得精神上自救的网站,一个民族倘竟容不下这样一种非功利的网站,不仅是学人的不幸,也该是这个民族的悲哀。"

  (注:本文所论之"学人网站",严格限于个人主页,凡机构网站或寄附其他网站中的纯粹的个人文集,未能收录,请谅)

  注释:

  ① ③ http://myhome.zaobao.com/home/t/taoxb/200001/2000_1.htm#fkc。

  ② ⑤ http://xyju2.easthome.net/mj0057.htm

  ④ 2000年12月8日少杰致笔者函。

  ⑥ 北京青年报2000年10月2日

  ⑦ http://go8.163.com/~bluefire/xytl1.htm?di=1944463&sub=14

  ⑧ 2000年12月10日葫芦致笔者函

  ⑨ 多维新闻网(www.chinesenewsnet.com)2000年12月8日

  ⑩ 千龙新闻网(www.21dnn.com)2000年11月28日

  2000年12月定稿

墨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