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唉,现在的官员——》
关于爱心作为和资助爱心作为,若非特别无私且有充裕的时间的人在没有一定规则下,极容易出事。例如某爱心妈妈,一开始确实全身心地投入着,弄得自己也成了被帮助的对象;好在更多的好心人被激发出发,纷纷慷慨解囊,既帮助她本人也帮助他的爱心事业;可惜被资助后,由于缺乏监督,结果属于自己的和事业的界限就难分了,善款中一部分居然让自己的儿子拿去出国留学了。例如某居士,一开始确实十分发心,但是,当了居士头以后,居然把善款拿去给儿子炒股票。
一个人有爱心,到了舍己为人的地步,当她自己需要帮助时,大家确实愿意帮助她。但是,却拿了数十万的钱送自己的儿子出国留学,这就过了。做善事的是她自己,她因为做善事自己发生了困难,在别人愿意资助的前提下使用部分钱财自用是没问题的,但她儿子出国留学的数十万费用,也应该让大家来出?这样人和居士头那样人,当她们的行为被人捅出来后,很多已经和正准备行善的人就困惑了:还应该把钱给她么?
具体到这个具体的事情,你既然电话打到了官方,官方用工作态度对待,原则上是没错的;因为公家的电话当然是办公所用,既然是办公,当然就是公事公办。至于你自己是公事还是私事,使用的是公家的电话还是私人电话,对方若不认识你,只能是公事对待。由于上述的变质存在,身为相关部门的公家要比我们偶尔知道的事例要多得多,他们当然会以规则办事,他们当然会存在“此人是否上当受骗”了的疑虑,必然会倾向于让你按规则形事。
不错,一些事情一旦通过了公家,必然会燕过拔毛。但是,公家的如此消费,那都是看得到的,而且过分时,还可以被追究,让他们吐出来,而非规则状态下,虽然一般没有太过分的消费,可一旦有了,就是蛇吞象,且不能查,查了也无用,吐不出来。我的看法:这个事情最好的解决途径是委托当地熟人,包括同事和网友送达,然后写个回复比较好。譬如当地记者朋友,譬如当地网友们,相信一定有热心人,愿意免费效劳。至于希望地方官为自己办“私事”,还是要遵循这个原则:熟悉!——野猪 16:06 2006-10-31
附录
唉,现在的官员——
受一位网友委托,给一位贫困地区的爱心妈妈捐款,以下是联系经过——
1,电话打到该部门总机,总机给了一个宣传部门的号码。有点晕,总机不能直接转过去啊?还让我再打一遍,因为是私事,我可是用手机打的啊
2,电话打到某部门宣传部,好几声响铃过后,一大妈接电话,似刚刚睡醒,回复,这事找某基金会,我让她提供一下该部门的联系方式,她让我打总机问,晕~~
3,总机告诉某部门号码,仍不能直接转接
4,打到某基金会,对方答复说归某活动评委会管。
5,打到某活动评委会,说明来意,希望得到某爱心妈妈的联系方式,直接把款项汇过去。接电话的同志不知道如何处理,一会儿可能是一位领导来接电话了。回复说,捐款的事得通过评委会接洽(言外之意不通过他们,就不能给我联系方式),因为这次活动面向全国,有很多人有这样的捐款意愿(明显假话,第一个接电话的同志明显没有应对捐款的经验),并说这是这些爱心妈妈的共同要求(靠!一句话全给代表了!难道这些爱心妈妈脑子进水了?没有你们的认可连捐款都不收吗?)
其实,那位爱心妈妈的地址已经见报,只是不知道具体邮政编码,特别是联系电话(因为捐款后要给捐款人提供核实情况的联系方式,电话是最方便的)
官员们啊,举手之劳,两全其美的事,您咋就不积点德呢? 调整字体: 【大号】【中号】【小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