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闻言事与谣言传播 ——焦点访谈节目有感
昨晚,CCTV“焦点访谈”节目的主题是关于互联网上虚假信息的传播危害问题,节目的末尾,“焦点访谈”节目号称“专家建议,网民对待网上的各种信息一定要客观冷静,不要盲目追风传播。”还透露,“目前,有关部门和互联网业内人士已经开始采取行动维护互联网的公信力。”。对此,有人在强国论坛上表态说:“我感觉现在谈这个主题是很及时、很到位的。[成熟的中国人] 于 2004-11-09 210848上贴”。我也同意上述专家的建议。我说同意而不是“接受”,为什么?因为“不要盲目追风传播(虚假信息)”并非我们过去不知道,现在才知道的东西,它是生活中的常识,是我们传统道德中的起码修养,是被法律禁止,一直在打击的不法行为;我们早已接受,故现在不存在接受与不接受的问题。我说同意上述专家的建议,是因为这个建议虽然出自专家的口,但被中央电视台说出来,它就不仅仅只是专家的意思了。我不完全认为[成熟的中国人]的表态是很好的事情,对于“有关部门和互联网业内人士已经开始采取行动维护互联网的公信力”这个说法,我持观望态度,我觉得应该看看,先。为什么?我想起了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过的“风闻言事”,我还想起了双韧利剑的说法。
互联网是个好东西,互联网又不完全是个十全十美的好东西,有的时候它甚至是个坏东西。例如昨晚“焦点访谈”节目中的例子:“曾有人在网上散布某地交通银行行长携款潜逃的虚假消息,结果不仅造成储户挤兑的后果,还使该行遭受了1250多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和2050万元的间接损失。”再例如我个人也曾经被人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而名誉受到伤害。这样看,互联网就成了坏东西。但是,互联网究竟是个好东西还是坏东西,我们不能以这样的个别例子甚至多些例证来相互证明,只能看互联网是否被关闭了,是否开放着。若依然还未关闭,它必然就是一个好东西,否则,必然关闭的!现在,互联网还是开放着,这个事实本身已经雄辩地说明了互联网是个好东西,不是坏东西。既然不是坏东西,就应该多多地利用它,鼓励人们利用它。至于其中的虚假信息散布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只要我们制定了严厉的具体的打击措施,我相信网络警察能够3分钟内破案;我相信打扫互联网上的清洁卫生是很容易的事情,不是困难的事情。
那么,CCTV“焦点访谈”节目的用意和客观效果是什么呢?“我们要打击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的行为了!”“焦点访谈”昨晚的节目若仅仅只是为此做宣传,是否小题大做,是否在杀鸡使用牛刀?而客观效果,是否释放了紧张空气,渲染了紧张气氛?网络上,例如今天,有无风声鹤唳表现?有多少人被迫不得不想起了“反右”的那段历史?不论有没有,我想起了这几天被互联网特别关注的“牛牛事件”,拿“牛牛事件”作为例子,我们如何领会“焦点访谈”昨晚节目的精神,揣测它的用意?我们还可以谈“牛牛事件”还是不可以?我们应该利用互联网来多谈一些“牛牛现象”还是不该谈?所谓风闻言事,是古时御史等任监察职务的官员可以根据传闻进谏或弹劾官吏。据宋人笔记《容斋四笔》卷11《御史风闻》,《寓简》卷5等,允许风闻言事的制度大致起源于南朝。这是古人反腐的一项宝贵的经验,宋朝出现过,清康熙末年康熙使用过,甚至更早,秦的时候,吕布韦搞那个“一字千金”的时候,号称只要能改,是否有事实依据不论,不也是风闻言事么?纵观中华数千年的历史,老百姓什么时候可以通畅无阻地奏闻、建议、批判、检举,什么时候就会社会安宁,国富民强;中央或者说朝廷谁能够敞开胸怀接受奏闻、建议、批判、检举,谁就有作为,就可能获取荣誉称号。
利用互联网,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当然不好,当然有危害,必须打击!但是,虚假信息与风闻言事有区别,二者的目的完全不同。散步虚假信息者主观上有牟取私利的期望,有中伤他人的故意,客观上是在制造各种混乱。而风闻言事必然出于公心,起码要号称出于公心,若无权利者的配合无法实质性地伤害到别人,客观上则提倡了光明正大,实际上监督了政权、公众人物。我们应该打击前者,但不能打击后者,甚至不能让后者顾虑太多。更不能假借打击虚假信息的旗号,干遏止风闻言事情的勾当,这就不好了,不是圣明的作为,不是盛世的表现!诚然,风闻言事,容易造成某些猜忌,有时会破坏和谐和睦,甚至不利团结稳定的政局,但是,我们现在是个民主时代,不是封建国家, 所谓真金不怕火炼,相信公、检、法能够秉公行事;况且大多数猜忌都可以在“民主生活会上”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去化解,中国共产党有此传统,这是个好的传统,既然保留了就应该发扬。其它群体,只要交流的管道畅通,哪怕有几个猜忌,也不会轻易致癌!中央电视台利用“焦点访谈”节目现在谈这个问题,我感觉上比较困惑。打击利用互联网传播虚假信息这是大快人心的,但同时,是否有泼脏水的同时也把孩子扔掉的嫌疑?虚假信息必须打击,但“谏官制度”不能废,风闻言事不能停!——野猪 1404 2004-11-10 调整字体: 【大号】【中号】【小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