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借朝鲜战争发横财 摆脱战后经济萧条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这让近在咫尺的日本一阵慌乱。
毕竟,当时的日本正在战争的废墟上痛苦地挣扎。然而,日本人很快就发现,“邻家”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却成了自己大发横财的良机。
二战中,日本军国主义不但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给日本经济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战后,日本经济陷入一片萧条,物资匮乏,失业剧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极端困苦,明治维新以来的现代化成果几乎化为乌有。面对当时的经济困境,日本的第一部《经济白皮书》曾无奈地承认:“政府、企业、家庭皆有亏损”。
在战后的最初几年,为了尽快摆脱困境,日本政府曾绞尽脑汁,试图通过种种途径恢复经济。尽管这些手段有一定效果,但通货膨胀等问题却愈加严重。然而,二战后东亚地区冷战局势的发展,却成了日本经济复兴的有利国际环境。1948年后,美国当局开始考虑把日本作为远东的反共堡垒,于是背离《波茨坦公告》精神,改变对日本的政策,转而开始扶植日本恢复经济:不但一再削减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到1954年干脆一笔勾销),将已拆迁的各种日本工业设备也全部发还,还向其提供恢复生产所急需的资金和物资。
对日本战后经济复兴影响最大的要算朝鲜战争的爆发。从1950年开始,日本成了一个可以向朝鲜战场上的“联合国军”提供物资及劳务的重要基地。美国首先开始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这对当时苦于需求不足的日本经济无疑是一剂强心针。据粗略估计,日本在朝鲜战争期间,仅从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的“特需”收入,就占了同期日本出口总额的一半。
这种战争的“好处”不仅来自美国。由于朝鲜战争还促使西方各国纷纷扩军备战,进而掀起了一股采购热潮,这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了大门。结果,在极短的时间内,日本自1949年以来积压的近1500亿日元货物很快销售一空,而诸如纺织、钢铁、机械、造船、水泥等行业,也因为得到大量订货迅速恢复发展。当时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驻扎在日本的美国军需官将日本纺织公司的经理们叫去,发出紧急命令:“急需做帐篷用的帆布,赶紧送来!”日本经理诚惶诚恐地答道:“我们没有厂房,也没有将工人集中起来加班加点住的宿舍。”美国军需官不耐烦地一挥手说:“那么,你们马上就建工厂、宿舍,资金和材料由我们提供。”于是很快,新厂房建好了,机器也安装好了,工厂开始昼夜加班,开足马力生产。
在这种“特需经济”的眷顾下,日本凡是与战争有关的行业,都获得了雪片般飞来的订单。像著名的丰田汽车公司,当时还是个只能生产卡车的工厂,而且已接近关闭,甚至由于准备裁员而引发了劳资冲突。但就在这时,大量的来自美国的军用卡车订单突然从天而降,丰田公司在1951年就一举恢复到战前的水平。甚至有些表面上与“特需”没有直接关系的日本企业,也受惠于这场战争。松下电器仅为向战场提供蓄电池,就不得不昼夜开工。
在朝鲜战争期间,日本在军用物资方面的收入累计高达10亿美元,如算上其他方面的“特需”收入,则达36亿美元。在1950年至1960年十年间,这种特需订货累计额达到了610.7亿美元。在当时,这数字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很快,“吃饱”了的日本在1956年通过政府《经济白皮书》正式宣布:“现在已不再是‘战后’,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局面,在恢复中求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
可以说,正是朝鲜战争带来的“特需经济”,才使得日本乘机大发战争“横财”,使其经济迅速走上了复兴之路。正如许多日本受益者所承认的那样:朝鲜战争成了促进日本经济复兴的“天赐良机”。▲
环球时报 2005年06月27日 调整字体: 【大号】【中号】【小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