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旧版 | 留言板1 | 留言板2 | 原创音像 | 多媒体作品 | 日光禅寺 | NHB |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野猪工作室 >> 旧版 >> 野猪工作室 >> 杂文随笔 >> 正文

当前没有任何公告!

《秦王破阵乐》鉴赏       
《秦王破阵乐》鉴赏
[ 作者:野猪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1300 | 更新时间:2009/8/3 | 文章录入:石头狮子 ]
《秦王破阵乐》(秦王即李世民):一开始在军中流传,《旧唐书·音乐志》:“太宗为秦王之时,征伐四方,人间歌谣秦王破阵之曲。”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许多封疆大吏看到隋朝大势已去,纷纷行动,自图霸业。公元617年,隋大业十一年五月,晋阳留守李渊,不失时机地兴兵南下,占领长安。公元618年,隋炀帝被杀以后,李渊称帝,建元武德,是为李唐皇朝。李渊父子精诚团结,共同对外,至武德三年,先后平定秦州的薛举、凉州的李轨和山西的刘武周,并且占领长江上游的蜀地,与占据中原的王世充、窦建德,和江南的萧铣形成了四分天下的态势。在后方稳定之后,李唐决定兴兵东讨,统一中原。

统一中原后,唐贞观元年正月初三,李世民宴请群臣时就演奏过《秦王破阵乐》。贞观七年,李世民绘制《破阵乐图》,令音乐家、太常丞吕才加工编制了音乐,令李百药、虞世南、储亮、魏徵等制歌词,并命吕才依照舞图排练。后世流传并简称为《破阵乐》。吕才当时选了乐工120人披甲执戟而舞。《旧唐书·音乐志》:“发扬蹈厉,声韵慷慨”。

早在玄奘取经时候,在羯若鞠阇国(汉译曲女城国,今中印度),国王戒日王用十分钦慕与玄奘谈到李世民:“常闻摩诃至那国有秦王天子,少而灵健,长而神武,平定海内,风教暇被,咸歌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于资久矣。”行迦摩缕波国(东印度),拘摩罗王曰:“善哉!今印度诸国多有歌颂摩诃至那国秦王破阵乐者,闻之久矣,岂大德之乡国耶?”玄奘答:“然,此歌者,美我君之德也。”

唐高宗时的《神功破阵乐》、唐玄宗时的《小破阵乐》,皆源出《秦王破阵乐》,其形式有所变化。

敦煌莫高窟 217窟有晚唐壁画《破阵乐图》(一说《阅兵图》)。日本藤原通宪(僧名信西,1159年卒)的《信西古乐图》中,有《秦王破阵乐图》。日本保留有《秦王破阵乐》遗谱9种。

白居易《七德舞》诗说:“太宗意在陈王业艰难示子孙。”

《秦王破阵乐》全曲共分八段:

第一段,是以大鼓和钹为主的打击乐器演奏的一个鼓乐段。以×  ×│
×  ×  ×  × │×  ×│×  ×  ×  × │为基本节奏,气势威武磅礴。

第二段,是以唢呐为主的吹管乐器演奏的一个主题乐段

0 6 | 5 ·3 4 | 534 32 | 1 - |1·5 | 4·6 |b7·1 7 6 | 5 - | 5 -|
气氛庄严、热烈。

第三段,是一个由弹拨乐器轮番演奏的对比乐段,其核心音调是:
不断得到重复、移调和衍变,音乐轻盈、活泼。

第四段,由拉弦乐器奏出第二段的主题,音乐抒情、舒展。

第五段,唢呐再次以高亢明亮的音色领奏,再现第二段的主题,重又加强了音乐的气势。

第六段,由十面锣从渐慢到渐快地演奏,逐一地引出了全部吹管和打击乐器,将乐曲推向了高潮。吹管乐器将核心音调:

5 65 #4 5 | 3 4 5 1 | 0 × × | 0 × × ×|
不断地模进、移调,打击乐器配合以使音乐变得激烈、强劲。

第七段,是用排鼓演奏的一个精彩的华彩乐段(吹打乐全部停奏)。排鼓接过第六段的高潮,再进一步将音乐推向高潮的顶点,使音乐热烈异常。

第八段,由唢呐领奏,全乐队再次奏出第二段的乐曲主题,音乐重现威武磅礴的气势。最后的尾声在十面锣和鼓声中结束。

此曲通过奥运会之类的形式重现,应该属于无可替代之作。希望不要肆意改编曲调、变换乐器。

调整字体: 大号中号小号

上一篇文章:学习raymond222网友在强国论坛的“9·22讲话”
下一篇文章:玩字不可无赖 作文应有常识 ——评《广电总局通知涉嫌严重违宪》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117]
· 回顾历史 股民炒发展[142]
· 108看盘 假设七浪划分…[142]
· 尊重股市客观规律 理…[143]
· 关于加快推进县级中医医院…[209]
 
· 关于结石与打结石[555]
· 吃不穷喝不穷[509]
· 二百五与哈巴猡[585]
· 2024年佛历3051年和2568年…[573]
· 枯木倚寒岩 三冬无暖气[5381]
 
· 战败半年 损兵折将[1280]
· 佛山踏青•俳句几首[2429]
· 在空调房间里吸烟会怎样[1713]
· 从李一道长的遭遇看“吃宗…[1458]
· 那简称为“猪”的考究与呼…[1458]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
版权申明|关于本站|网站信箱|电话13615880574|QQ138318623|MSN联络|管理登陆
友情链接|打印本页|浙ICP备05064315号|联系站长:冷水泡茶 |关闭窗口|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