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方式收购美国
● 夏伟(Orville Schell)
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有一种在友好与对抗之间摆动的恼人倾向。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膨胀,不可避免的结果终于出现了:中国公司开始收购美国公司。中美之间那种极端矛盾的关系现在已经显露无遗。
当中国电脑公司联想集团(Lenovo Group)收购IBM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时,美国朝野上下在国会的抱怨声中感受到第一次的震撼。其实,截至2000年,中国在美国的投资还不足4亿美元,而英国在美国的投资已超过2300亿美元,日本则是1590亿美元。IBM 是美国最具象征意义的品牌之一,中国的经济入侵让许多美国政界人士大吃一惊。
这样的反应让人不由自主地回想起1980年代,从睡梦中惊醒的美国人发现日本公司正大肆收购美国资产。新力买下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三菱地产收购了洛克菲勒中心,就连加州海岸的小石滩高尔夫球场也被日本投资者买下。
乔治·梅森大学学者托尔钦(Susan Tolchin)便在她的著作《买进美国》一书里写道:“人们担心,跳Rockettes的大腿舞女郎也不得不穿上和服了。”
接着,又有消息说,以青岛为基地的中国家电制造商海尔有意收购另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美国本土品牌家电制造公司美泰(Maytag)。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有的中国第三大石油生产商中海油,最近以超过美国本土公司雪佛龙(Chevron)所提出的165亿美元的185亿美元报价,竞购美国优尼科(Unocal)公司的举动,可说只是唤醒美国人的最大震撼。
另外,这个消息是在中国石油公司同伊朗,和其他“邪恶帝国”的当然成员如苏丹、委内瑞拉和缅甸等达成协议后传来。我们几乎可以听到美国举国上下,特别是国会里咬牙切齿的声音。
美国人尚未做好心理准备
中国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美国国库券持有国,有强大的美元储备。但美国人似乎还没有为接受中国成为美国的全球股东这一事实做好心理准备。
我们很难判断究竟什么是才是最令美国人感到不安的原因:是这些交易的象征意义,对国家安全的顾虑,还是意识到美国的超强经济地位正受到挑战?无论如何,中国人对于美国人这种愤慨和无奈交织的心态非常熟悉。
然而,当前中国在美国经济腹地抢滩的这一连串举动变得特别敏感,真正原因是美国参议院正在讨论对中国进口货物征收保护性关税的课题,也关系到即将公布的美国国防部评估报告。
五角大楼的这份报告,将中国描绘为潜在的敌对势力。据说它批评中国领导人在没有明显的外来威胁的情况下扩张军力。它也批评 其他“已知的未知”,例如中国不愿意透露实际的军事开支等。
由于意识到这份报告会在中美关系的敏感期发表,五角大楼的官员据称将会修订报告,缓和它可能显露的反中国倾向。
鉴于当前种种因素结合起来可能有导致中美关系脱轨的危险,我们应该紧记像美国这样一个超级大国的责任,不能只是以意气用事或自私自利的方式来应对世界的改变,而是要展现成熟大度的领导力。
应让中国更自信更民主
的确,中国仍然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也可能对一些课题,尤其是关系到台湾未来的问题,采取公然敌对的态度。但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中国通过一步步的渐进改革,继续放弃其永远都是受害者的历史观,陈旧过时的革命意识形态,进而成为一个更有自信、更民主和更具建设性的世界强国。
这样的结果并不是个理所当然的结论。如果要它实现,美国政府必须尽力避免加深将中国视为威胁的老式恐惧。即使中国一往无前的形象可能令人难以忍受,我们也必须允许和鼓励中国按照环球规则参与游戏。
到目前为止,布什政府对中国的“严爱”(tough love)政策还算取得不错的成绩。不过,既然美国政客并没有反对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以25亿美元购买中国建设银行的股份,我们也必须允许中国向海外自由投资。
套用一句古老的谚语:适用于美国人的也应该适用于中国人,即使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正变得有点傲慢自大。
·作者是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的院长,也是著名中国问题专家。
文章原题:Buying America, Chinese-style
版权所有:Project Syndicate,2005年 调整字体: 【大号】【中号】【小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