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旧版 | 留言板1 | 留言板2 | 原创音像 | 多媒体作品 | 日光禅寺 | NHB |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野猪工作室 >> 旧版 >> 野猪工作室 >> 杂文随笔 >> 正文

当前没有任何公告!

美国媒体的政治角色演变       
美国媒体的政治角色演变
[ 作者: | 转贴自:联合早报 | 点击数:1200 | 更新时间:2005/10/19 | 文章录入:边衣白简 ]

美国媒体的政治角色演变

● 于时语

  美国总统布什近来的政治气运越来越糟,是明显的事实。这一情况的例证兼原因之一,便是美国传媒界终于改变了九一一事件后对白宫的毕恭毕敬,而以越来越严厉的眼光和批评态度对待布什政府。

  在历史传统上,美国传媒界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记者有“无冕之王”之称,以监督政府、揭露不法为己任。在上一世纪中后期,美国传媒界直接促成了两桩史无前例的内外大事:美国的越南战争以失败告终和尼逊因水门事件下台,传媒界的政治影响力达到了顶峰。

  如果没有传媒积极参与,这两件大事都不会发生。《华盛顿邮报》率先披露并坚持跟踪报道的水门事件自不待言。越战失败的关键是美国国内的反战民意,这与传媒对越战的报道直接相关。约翰逊总统因当时大牌电视主播克朗凯的负面报道而发出越战已经失败的著名感叹,以及尼逊政府企图压制传媒公布五角大楼秘密文件的官司失败,是媒体促成越战结束的明证。

  传媒界在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言论自由保护下的政治监督作用,的确是美国“公民社会”的优点。但是在美国大量保守派眼中,上述两件大事代表了传媒界的“自由派偏向”,削弱传媒界的政治影响,成了近年来“保守主义革命”的重要目标,九一一事件为此提供了“黄金机会”。

  布什政府和共和党利用九一一之后的普遍悲情,念起“爱国主义”紧箍咒,压制美国传媒中与白宫“反恐路线”不同的声音。公开批评布什在九一一当日东躲西藏是胆小鬼行径和指出美国外交政策导致穆斯林恐怖主义的若干媒体人士首先遭殃,被纷纷炒了鱿鱼。在超级师爷卡尔·罗弗运筹帷幄之下,这一“反恐爱国”工具扩展到所有内外政策,不仅民主党处处灰头土脸,号称独立的美国传媒也一时噤若寒蝉。

九一一之后的新闻控制

  九一一之后布什政府的新闻控制手段可以说史无前例。首先是汲取越战教训,严密控制媒体的消息来源,特别是“反恐”军事新闻被五角大楼垄断,不仅限制随军记者的人数,还对所有报道进行审查。禁止阵亡美军遗体棺材的图像见报,以及坚不统计平民伤亡数字,都是非常有效的白宫新手段。

  新闻来源是媒体的命根。白宫根据媒体报道的立场和“友善”程度来决定是否向有关记者透露内幕消息,是九一一以来布什政府“挟持”媒体的另一法宝。

  布什政府还出钱“购买”媒体上的有利评论,甚至由白宫直接创作新闻报道,通过合作的媒体兜售。最出名的是今年年初才被揭露的假记者事件:一个并无媒体资格的共和党活动分子用假名成为白宫记者团成员,专在白宫记者会上提出为布什政府捧场的“发问”。

  美国媒体界政治地位的下降的最好例子,无过于前合众国际社驻白宫资深女记者海伦·托玛斯的遭遇:按几十年来的白宫定例,总统在记者会上首先指名提问的,必定是身穿红衣坐在第一排的海伦,而记者会的结束,也是由海伦宣布:“谢谢你,总统先生。”

  在2003年春的一次总统记者会上,布什粗鲁地破除了这一从里根、老布什到克林顿一直维持的惯例:既不让海伦第一个提问,最后又自行宣布记者会结束,公开给有自由派倾向的海伦第二个耳光。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传媒日渐失去它在越战和水门事件期间的有力批判作用。布什政府为了发动伊拉克战争而大肆兜售的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不实情报,基本上被美国媒体不加选择地全面接受,卷入中情局特工泄密案、隶属自由派《纽约时报》的女记者米勒还成为新保守派散布“萨达姆威胁”的重要传声筒,可见一斑。

  与欧洲传媒界相比,更可以看到美国传媒的唯唯诺诺。例如《泰晤士报》近日报道,爱尔兰女记者科尔曼今年6月采访布什时,是第一个当面指责美国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误导和不公平中东政策的媒体人士,导致白宫勃然大怒,通过外交途径向爱尔兰政府提出抗议。

布什被逼发表“罪己诏”

  卡特里娜风灾使得白宫和媒体的关系出现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这是笔者将风灾称为“反九一一事件”的原因之一。这里的关键因素,是飓风不比远在海外的“反恐”战争,是在美国人眼皮底下发生的灾难,白宫官方宣传和灾区实情的矛盾一目了然,传媒在采访白宫官员时,可以公开指责他们连电视上连篇累牍的灾民惨状都没有看到。

  可以说两场风灾帮助了九一一之后每况愈下的美国传媒重新恢复传统的独立批判精神,《国际先驱论坛报》便专门评论风灾之后“美国传媒的戏剧性变化”,而英国BBC更直截了当地发问:“卡特里娜拯救了美国传媒?”死不认错的布什在媒体穷追猛打之下被迫发布“罪己诏”,是这一角色转变的极好写照。

  说句公道话,由知识精英主导的美国主流传媒确有自由派倾向,但是它对美国政府内外政策的监督制约也是美国社会的重要优越性之一。布什政府的“反恐”战争日渐陷入困境,与九一一之后传媒批判监督作用弱化不无关系。

  卡特里娜吹动的美国传媒“戏剧性变化”目前方兴未艾,从对风灾中和善后中各种丑闻的揭露批判,包括新奥尔良市白人警察虐待黑人事件的广泛报道,可以看出传媒传统活力的重现。《华盛顿邮报》记者近日通过统计布什在回答尴尬提问时的眨眼频率和嘴角抽搐,维妙维肖地揭露总统的政治困境,是在“反恐”战争初期难以想像的“大不敬”行为,也是美国传媒向其传统角色回归的指征。

  补充说明一下,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的言论自由,有明显的“文明冲突”局限。美国基督教领袖近日公然鼓吹刺杀委内瑞拉总统,以及佛罗里达州电视电台上要求刺杀卡斯特罗的讨论满天飞,都是“言者无罪”的恐怖主义言论。而今年7月维吉尼亚州的一个回教领袖,却因为鼓励“圣战”的恐怖主义言论被判处无期徒刑,成为美国历史上因言论而获如此重判的首例,连《华盛顿邮报》也专门发表社论表示过份。

·作者在北美从事科研工作

调整字体: 大号中号小号

上一篇文章:敲响陈水扁政权的下课钟
下一篇文章:财长斯诺在华谈话显示美策略 美拟打开中国资本市场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117]
· 回顾历史 股民炒发展[142]
· 108看盘 假设七浪划分…[142]
· 尊重股市客观规律 理…[143]
· 关于加快推进县级中医医院…[209]
 
· 关于结石与打结石[555]
· 吃不穷喝不穷[509]
· 二百五与哈巴猡[585]
· 2024年佛历3051年和2568年…[573]
· 枯木倚寒岩 三冬无暖气[5381]
 
· 国务院批转宗教事务局、国…[208]
· 刁民 山西临猗局长冤在哪?…[1036]
· 感谢BBC、CBC、CNN ——是…[1231]
· 征婚启事与求职书的有区别…[1536]
· 大松教练[1407]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
版权申明|关于本站|网站信箱|电话13615880574|QQ138318623|MSN联络|管理登陆
友情链接|打印本页|浙ICP备05064315号|联系站长:冷水泡茶 |关闭窗口|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