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非橘:跳出日语汉字的文化圈套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2/forum_jp051226a.html
中国的亲日派和哈日族例来为日本人使用汉字而高兴,仿佛自己的文化价值得到东洋大爷的肯定自身的价值也得到了提高似的;更有甚者,再附会上徐福东渡的近于神话的传说,硬说我们华人和倭人同文同种。在此,我要向这些亲日派和哈日族声明,你个人愿意去与倭人同文同种那是你的事,拜托不要拉着我们。同时,我还要在此倡议广大华人要跳出日语汉字的文化的圈套。
不知大家看到「靖国神社」和「天皇」等词汇如何想?我看到这些用日语汉字词汇,觉得发明和使用汉字的华人如果照搬着用是「自如圈套」。我不懂日语,但我看到汉字被日本人这样用感到的是对中国文化的亵渎。不知大家想过在中文中什么叫「靖国」,什么叫「神」?以及所谓的「天皇」和中国的「天子」有什么关系没?如果没考虑就跟着用,那是对自己文化的不负责任。
显然,在日本文化中,野蛮侵略他国是「靖国」,行凶作孽的战魔居然是「神」,这充分表明日本文化的善恶不分;刚从中国学去汉字的日本明知中国皇帝称「天子」,却自不量力地称自己的皇帝为「天皇」,这再次表明日本文化的狂妄自大。如果中国人跟着这样读,无疑是褒扬战魔,承认其狂妄的自称。因此,我要说「橘生淮北为枳」,不要把变异了的枳当成橘,不要一见汉字就去人云亦云,那样会自入圈套,自取其辱。
那么如何避免自入圈套,如何对待这种善恶不分的日语汉字文化圈套?笔者建议通过如下途径来处理:一是采用意译法,如将「靖国神社」译为「东京魔(或鬼)社」,将「天皇」译为「倭皇」;二是采用音译法,即如同翻译英语法语等语种的方法,按日语呱哩叽哇的发音来翻译。前一种译法容易打上褒贬爱憎烙印,而且直观易解,非常利于对内沟通交流;后一种译法没有褒贬爱憎烙印,可在外交和官方主流媒体中采用。
此外,还有日本人姓名的问题,比如发动二战的、无仁无义的倭皇却大言不惭地叫「裕仁」,当今鲜仁寡义的倭皇却叫「明仁」,似乎自己对世界人民充满仁爱之心似的,按说也是名不符实,但鉴于中国文化中也不乏这样的人,比如明代的魏忠贤,似乎又忠又贤,由于不存在文化冲突,所以可不做处理直接引用。
由于笔者不懂日语,所以举不出更多的例证,这里仅举两例,希望能触类旁通。同时也希望能有网友补充完善,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和响应,日后不要再使用诸如「靖国神社」和「天皇」等等的无耻狂妄称谓。
褒姒铺的鹰(楚汉)于上海
《联合早报网》
调整字体: 【大号】【中号】【小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