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典籍·南传相应部·六处篇·受相应
受相应
第一 有偈品 第一 三昧
※ 三 “诸比丘!此等之三者,是受。
何者为三?乃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诸比丘!此等三者是受。
四 (一)得安定,有正知,有正念之佛弟子,亦知受,亦知诸受之出生。
(二)亦知此等诸受之所灭,达于灭尽之道。比丘由于诸受之灭尽,则无饥欲,入于圆寂。” 第二 乐 三 “诸比丘!此等之三者,是受。何者为三?乃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诸比丘!此等之三者,是受。
四 (一)乐或苦、与非苦非乐,皆为内、外所感受者。
(二)知此是苦,而以智触触可败坏虚假之法,则见消失,如是于此离欲。” 第三 舍弃
※ 三 “诸比丘!此等之三者,是受。何者为三?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诸比丘!此等之三者是受。
四 诸比丘!由乐受可舍弃染欲随眠,由苦受可舍弃嗔恚随眠,由非苦非乐受可舍弃无明随眠。
五 诸比丘!由乐受,比丘则舍弃染欲随眠。由苦受,则舍弃嗔恚随眠。由非苦非乐受,则舍弃无明随眠。诸比丘!如此比丘,则舍染欲随眠正见之人,彼由断渴爱、毁灭缠结、灭亡憍慢,而尽苦际。
六 (一)虽感受乐而不知受,于不见出离者,彼有染欲随眠。 (二)虽感受苦而不知受,于不见出离者,彼有嗔恚随眠。 (三)广智之佛虽说非苦非乐,但乐于此而不断苦脱离。 (四)比丘精进而不舍正知,因此,此贤智者,则悉知一切受。 (五)彼知悉诸受,于现法无诸漏,达最上智彼岸之法住者,肉身灭坏后,不 再入生身之数。” 第四 崄崖
※ 三
“诸比丘!无闻之凡夫,如说:“大海有崄崖1”之语。诸比丘!无闻之凡夫,如是语说:“大海有崄崖”为不存不在者。
四
诸比丘!此“崄崖”者,喻属此身苦受之语。
五
诸比丘!无闻之凡夫,触于身所属之苦受,至为忧、疲、悲、搏胸、哭泣之迷惑。诸比丘!此称之为“无闻2之凡夫,未曾立于崄崖,未得脚踏实地。”
六
诸比丘!有闻之圣弟子,虽触身所属之苦受,不至为忧、疲、悲、搏胸、哭泣而迷惑。诸比丘!此称之为“有闻之圣弟子,曾立于崄崖,得有足踏实地。”
(一)属身害命之苦受,为此所触,则栗、叹、泣、力弱、力尽,而不耐所起 之苦受者,此谓之:“彼未曾立于崄崖,未得脚踏实地。”
(二)属身害命之苦受,虽为此所触亦不栗,能耐其所生起者,此谓之:“彼立于崄崖,得脚踏实地。””
注1 注为patala“十分足于堕落,言此为无立足处patala,”于大海中常起之涡漩之类,以言为险崖亦说不定。这本来不存在而误认为存在。杂阿含经一七卷一八经译为“深险”。
2 杂阿含经一七卷一八经:“长沦没溺,无止息处。”
第五 当见
※ 三
“诸比丘!此等之三者,是受。以何者为三者?乃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诸比丘!乐受者,当见为苦。苦受者,当见为箭。非苦非乐受者,当见为无常。
四
诸比丘!比丘之乐受者,当应见为苦。苦受者,当见为箭。非苦非乐受者,当常见为无常。诸比丘!此比丘由断除渴爱,毁灭缠结,灭除憍慢,故称为尽苦际。见人之乐为苦,见苦为箭,见非苦非乐之存在为无常。此正见之比丘,能知受,达此最上智彼岸之法住者,能知苦,于见法无漏,由肉身灭坏后,不再于入生身之数。”
第六 箭
※ 三
“诸比丘!无闻之凡夫,亦感于乐受,亦感于苦受,亦感于非苦非乐受。
四
诸比丘!有闻之圣弟子,亦感于乐受,亦感于苦受,亦感于非苦非乐受。
五
于此,诸比丘!有闻之圣弟子与无闻之凡夫,以何为特异点?以何为特相?以何者为差别点耶?”
六
“大德!我等之法,以世尊为根本……。”
七
“诸比丘!无闻之凡夫,触于苦受,至为忧、疲、悲、搏胸、哭泣之迷惑。彼感于二种之受:乃属于身受与属心受是。
八
诸比丘!譬如以箭刺人,于其人又以第二箭相刺。诸比丘!如是此人感受于二支箭。与此同理,诸比丘!无闻之凡夫,触于苦受,至为忧、疲、悲、搏胸、泣哭之迷惑。彼感于二种之受:乃属身受与心受是。若触苦受,彼则有嗔恚,为苦受彼则怀嗔恚,由苦受所生之嗔恚随眠而存止。彼触于苦受而喜悦于欲乐。何以故?诸比丘!无闻之凡夫,将欲乐置外,非不知于苦受之出离耶?彼喜悦于欲乐,如是存止于由乐受所生之欲染随眠。彼不如实知此等诸受之生起、灭没与甘味、患难之出离。彼不如实知此等诸受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之出离,如是存止由非苦非乐受所生之无明随眠。彼若感于乐受者,则感于为此所系缚。若感苦受,则感于为此所系缚。若感于非苦非乐受,则感于为此所系缚。诸比丘!此称为无闻之凡夫,由生、由死、由忧、由悲、由苦、由恼、由绝望所系缚。余谓此由苦所系缚。
九
诸比丘!有闻之圣弟子,触苦受不至为忧、疲悲、搏胸、泣哭之迷惑。彼唯一之感受;乃属于身受,而非属于心受。
十
诸比丘!譬如以箭刺人,更不再刺第二箭。诸比丘!如是此人,唯只感受一箭。与此同理,诸比丘!有闻之圣弟子为苦受所触,不忧、不疲、不悲、不搏胸而哭泣,不至迷惑。彼唯一之感受,属于身受,非属于心受。彼虽为苦受所触而无嗔恚,不为苦受而怀嗔恚,故彼不存止由苦受而生之嗔恚随眠,彼虽为苦受所触不喜悦于欲乐。何以故?诸比丘!有闻之圣弟子,将欲乐置外,非知于由苦受之出离耶?彼不喜悦于欲乐,不如是存止由乐受而生之染欲随眠。彼如实知此等诸受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之出离。彼以如实知此等诸受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之出要,彼不如是存止由非苦非乐而生之无明随眠。彼若感于乐受者,则感于离此系缚。若感于苦受,则感于离此系缚。若感于非苦非乐受,则感于离此系缚。诸比丘!此称为有闻之圣弟子,谓:由生、由死、由忧、由悲、由苦、由恼、由绝望而不被系缚。余言由苦而不被系缚。
十一
诸比丘!有闻之圣弟子与无闻之凡夫,以此为特异,以此为特相,以此为差别点。
十二
(一)有智多闻之人,皆无感于乐受、苦受,此乃贤者、善者之于凡夫之大特异。
(二)亦熟知于法,亦观此世、彼世,得快乐之有闻圣者心,不为诸法所骚乱。由无快乐,故不陷于嗔恚。
(三)彼之随顺,背逆皆消散、灭尽而无存在。彼达于生有之彼岸,离尘,而知无爱道,能证知涅槃。”
第七 疾病(一)
一
尔时,世尊住毗舍离城,大林之重阁讲堂中。
二
时,世尊于日暮,即从其想起,赴病者室之处。而坐于所设之座,坐已,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比丘应以正念、正知而度时日1。此乃我为汝等之教诫。
三
诸比丘!比丘如何为正念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于身观身而住,精进正知、有念,以抑止此世之欲贪忧戚,于诸受观受而住……于心观心而住……于诸法,观法而住,精进于正知、有念,以抑止此世之欲贪忧戚。诸比丘!比丘如是而为正念。
四
诸比丘!比丘如何而为正知耶?诸比丘!此有比丘,于进于退皆以正知而为,视前方、视四周亦以正知而为,四肢之屈伸亦以正知而为,持僧伽梨衣、钵、衣亦以正知而为,或食或饮或啮或味亦以正知而为,乃至大小便利之事亦以正知而为,行住坐卧语默亦以正知而为。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乃为正知。
五
诸比丘!比丘应以正念、正如为度时日。此为我对汝等之教诫。
六
诸比丘!此比丘如是住于正念、正知、不放逸、精进专心,若起乐受者,彼则如是知:“我起此乐受,此乐受为由缘而起2,无缘则不起。何者为缘耶?以此身为缘。然而此身为无常所造作,为由缘而起者。缘无常而所造作,依缘所起之此身,依缘所起之乐受,何为有常住耶?”彼于身又于乐受住观无常、住观消止、住观离欲、住观灭尽、住观舍弃。彼于身又于乐受观无常而住,观消亡而住,观离欲而住,观灭尽而住,观舍弃而住。于身与乐受之染欲随眠皆所舍弃。
七
诸比丘!此比丘如是正念、正知,住不放逸、精进专心,若起苦受,彼如是知:“我起此苦受,此苦受多有缘而起,无缘则不起……何为有常住?”于身又于苦受观无常而住,观消亡而住,观离欲而住……观灭尽而住,观舍弃而住。于身与苦受之嗔恚随眠,悉皆所舍弃。
八
诸比丘!此比丘如是正念、正知,住不放逸、精进专心,若起非苦非乐受,彼如是知:“我起此非苦非乐受,此非苦非乐受为有缘而起,无缘则不起……何为有常住耶?”彼于身又于非苦非乐,观无常而住,观消亡而住,观离欲而住……观灭尽而住,观舍弃而住,身与非苦非乐之无明随眠,皆所舍弃。
九
彼若感于乐受,则知其为无常,知无恋着、知无喜悦。若感于苦受……若感于非苦非乐受,则知其为无常,知无恋着,知无喜悦。
十
彼若感于乐受者,则感于此离系缚。若感于苦受者,则感于此离系缚。若感于非苦非乐受者,则感于离系缚。
十一
彼感于身所际限之受,了知“我感于身所际限之受。”感于命所际限之受了知“我感于命所际限之受。”于身坏、命尽时,了知“于此处一切之所感受所喜悦者,悉皆冷却。”
十二
诸比丘!譬如,缘于油又缘于灯心,油灯则燃起。因油与灯心之尽而无食,油灯则消失。同此,诸比丘!比丘感于身所际限之受,了知“我感身所际限之受。”感命所际限之受,了知“我感命所际限之受。”身坏、命尽时,了知“于此处一切之所感受之所喜悦者,悉皆冷却。””
注1 Kalam agameti时来,待时之意,当译余决心以“渡时”。
2 paticca prati+i……。由于“甚么,”以甚么为基础之意。
3 vayanupassin 为以观消灭。
第八 疾病(二)
一
尔时,世尊住毗舍城,大林之重阁讲堂中。
二
时,世尊于日暮,即从冥想起,赴病者室之处……
三
“诸比丘!比丘如何而为正念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于身观身而住……于诸受……于心……于诸法……
四
诸比丘!比丘如何而为正知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于进于退皆以正知而为……
五
诸比丘!比丘应以正念、正知以度时日。此即我为汝等之教诫。
六
诸比丘!此比丘如是正念、正知,住不放逸,精进专心,若起乐受者,彼则如是知:“我起此乐受,此乐受为有缘而起,无缘则不起,以何为缘?以此触为缘,然此触为无常,为所造作,为缘物而起者。无常、所造作、缘物而起之缘,此触所起之乐受,何为有常住耶?”彼于触又于乐受,观无常而住……消亡……离欲……灭尽……舍弃,彼于触又于乐受,观无常而住……消亡……离欲……灭尽……舍弃,则触与乐受之染欲随眠,皆所舍弃。
七~八
诸比丘!此比丘之如是正念、正知,住不放逸,精进专心,若起苦受……若起非苦非乐受,则彼如是知:“我起非苦非乐受,此非苦非乐受为有缘而起,无缘则不起,以何为缘耶?以此触为缘。然此触为无常、所造作、缘物而起者。无常、所造作、缘物而起之此触,为缘所起之非苦非乐,何为有常住耶?”彼于触又于非苦非乐,观无常而住……消亡……离欲……灭尽……舍弃。彼于触又于非苦非乐,观无常而住……消亡……离欲……灭尽……舍弃,则触与非苦非乐受之无明随眠,皆所舍弃。
九
彼若感于乐受,则知其为无常,知无恋着,知无喜悦。若感于苦受……若感于非苦非乐受,则知其为无常,知无恋着,知无喜悦。
十
彼若感于乐受,则感于此离系缚。若感于苦受……若感于非苦非乐受,则感于此离系缚。
十一
彼感于身所际限之受,了知“我感于身所际限之受。”感于命所际限之受,了知“我感于命所际限之受。”而身坏命尽时,了知“此处一切之所感受、所喜悦者,皆应冷却。”
十二
诸比丘!譬如缘油又缘灯心,油灯则燃起,因油与灯心之尽而无食,油灯则消失。同此,诸比丘!比丘感于身所际限之受……了知“于此处之所感受、所喜悦者,皆应冷却。”
注1 参照七经二部,以下各节参照前经之各节,两经之不同、于七经之六~八节有乐、苦、非苦非乐之三受,言为缘身。于八经言此等诸受为缘“触”。
第九 无常
※ 三
“诸比丘!此等三种之受,为无常、有为、缘起、破坏、消亡、离欲、灭尽之法。
四
以何者为三?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
五
诸比丘!此三种之受,为无常、有为、缘起、破坏、消亡、离欲、灭尽之法。”
第十 以触为根本者
※ 三
“诸比丘!此等之三受,为缘触而生,以触为根本,以触为因缘,以触为助缘。
四
以何者为三?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
五
诸比丘!缘触所感之乐而生乐受,由所感之乐触灭尽,则凡其所生之受,即所感之乐,缘触所生之乐受,灭而又息。
六
诸比丘!缘触所感之苦所生之苦受,由感其苦触之灭尽A则凡其所生之受,即所感之苦,缘触所生之苦受,灭而又息。
七
诸比丘!缘触所感之非苦非乐所生之非苦非乐受,由所感之非苦非乐触之灭尽,则凡其所生受,即所感之非苦非乐,缘触所生之非苦非乐受,灭而又
息。
八
诸比丘!譬如二木片由触击而生热、现火焰,由此等二木片之分离绝缘,则凡其所生之热,灭而又息。
九
与此同理,诸比丘!此等之三受,为缘触而生,以触为根本,以触为因缘,以触为助缘,由其所生之触为缘,乃生种种之受,由种种之触灭尽,则种种之受亦灭。”
受相应之第一有偈品(终)
其摄颂曰:
三昧与乐受
舍弃及崄崖
应见并箭刺
疾病二无常
以及触根本
总成为十经
注1 参照一二五~一二九经之四节。
第二 独坐品
第一 独坐
※ 二
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坐于一面。
三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向世尊曰:“大德!我独坐静思,心起如是念:“世尊说示三种受,为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世尊说此三种受。然而世尊!又如是说如何感受,亦为苦1。凡如何感受,亦为苦者,此世尊依何而说耶?”
四
“比丘!善哉,善哉!比丘!余说三种之受,乃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余说此三种受也。然而余又说任何之感受,亦皆是苦。凡任何之感受,皆是苦者,比丘!余乃依诸行无常而说。比丘!凡任何之感受皆是苦,余依此说诸行是破坏之法 ,消亡之法,离欲之法,灭尽之法,变坏之法。
五
然而依此,比丘!余亦次第说诸行之灭尽。逮达初禅2者,言语灭;逮达第二禅者,寻伺灭;逮达第三禅者,喜灭;逮达第四禅者,入息出息灭;逮达空无边处者,色想灭;逮达识无边处者,空无边处想灭;逮达无所有处者,识无边处想灭;逮达非想非非想处者,无所有处想灭;逮达想受灭者,想与受灭。漏尽之比丘,贪欲灭,嗔恚灭,愚痴灭。
六
依此,比丘!余乃次第说诸行之止息。逮达初禅者,言语止息;逮达第二禅者,寻伺止息……逮达想受灭者,想受止息。漏尽之比丘,贪欲止息,嗔恚止息,愚痴止息。
七
比丘!此等之六者,是轻安。逮达初禅者,言语轻安;逮达第二禅者,寻伺轻安;逮达第三禅者,喜轻安;逮达第四禅者,入息出息轻安;逮达想受灭者,想与受轻安。漏尽之比丘,是贪欲轻安,嗔恚轻安,愚痴轻安也。”
注1 杂阿舍经一七卷二二经“又复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
2 杂阿含经一七卷二二经“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第三禅正受时,喜心寂灭,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云云。”
第二 虚空(一)
※ 三
“诸比丘!譬如于虚空中,吹东风、吹西风、吹北风、吹南风、吹含尘垢之风、吹不含尘垢之风、吹寒风、吹暖风、吹少量之风、吹大量之风、吹种种之风。诸比丘!如是于此身生种种之受,生乐受、生苦受、生非苦非乐受。
四
(一)犹如空中吹种种多样之风,从东西与北南。
(二)吹有尘、无尘,冷与热,大量与少量及多样之风。
(三)与此同理,于此身生诸受,乐苦等起,与非苦非乐。
(四)比丘1若精进,以舍正知者,于是此贤智者,悉知一切受。
(五)彼悉知诸受,于现法中无诸漏,达最上智彼岸之法住者,由内身破灭后,不再入生身之数。”
注1 四、五两偈参照三经之六节四、五偈。杂阿含一七卷一六经有“正知不倾动”。
一三
第三 虚空(二)
※ 三
“诸比丘!譬如虚空中,吹东风,吹西风……吹少量之风、吹大量之风、吹种种之风。诸比丘!如是于此身生种种之受:生乐受、生苦受、生非苦非乐受。”
第四 客舍
※ 三
“诸比丘!譬如有客舍,于此处有种种人,由东方来栖宿、由西方来栖宿、由北方来栖宿、由南方来栖宿、有刹利种人来栖宿、婆罗门种人来栖宿、毗舍种人来栖宿,首陀人来栖宿者。与此同理,诸比丘!于此身生种种受:生乐受、生苦受、生非苦非乐受。
四
亦生伴于欲乐之乐受,亦生伴于欲乐之苦受,亦生伴于欲乐之非苦非乐受,亦生不伴于欲乐之乐受,亦生不伴于欲乐之苦受,亦生不伴于欲乐之非苦非乐受。”
第五 止息(一)
※ 二
时,尊者阿难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阿难,白世尊曰:“大德!何者为受?何者为受之生起?何者为受之灭尽?何者为达受灭尽之道?何者为受之甘味?何者为受之患难?何者为受之出离耶?”
四
“阿难!此等之三者是受: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阿难!此等称为受。由触之生起,有受之生起;由触之灭尽,有受之灭尽。此八支圣道是达受灭之道。此即:正见、正思惟……正定是。凡以受为所缘,所起之喜乐,此为受之甘味。凡受之无常而变坏之法,此为受之患难。凡对受抑制欲贪,舍欲贪,此为受之出离。
五
阿难!依此,余渐次说诸行之灭尽,逮达初禅者,言语灭……逮达想受灭者,想与受灭,漏尽之比丘,则贪欲灭、嗔恚灭、愚痴灭。
六
阿难!依此,余渐次说诸行之止息,逮达初禅者,言语止息;逮达第二禅者,寻伺止息……逮达想受灭者,想与受止息。漏尽之比丘,则贪欲止息、嗔恚止息、愚痴止息。
七
阿难!依此,余渐次说诸行之轻安,逮达初禅者,言语轻安;逮达第二禅者,寻伺轻安……逮达想受灭者,想与受轻安。漏尽之比丘,则贪欲轻安、嗔恚轻安、愚痴轻安。”
注1 本经及次之标题santaka于英译译为Property(所有、所有物),此两经中没有一句暗示此意义。及之止息之意两经有六节,因此余译为止思,想是由语根s'an来的。
2 以下五、六两节,同一一经五、六两节、七节稍为不同。
第六 止息(二)
※ 二
时,尊者阿难来诣世尊住处……
三
世尊言于坐在一面之阿难曰:“何者为受?何者为受之灭?何者为达受灭之道?何者为受之甘味?何者为受之患难?何者为受之出离耶?”
四
“大德!我等之法以世尊为本,以世尊为指导者,以世尊为所依。大德!此所说之意义,唯世尊明了。愿从世尊聆闻,诸比丘当奉持于此。”
“然则,阿难!且谛听,当善思惟,余将说此。”
“唯然,大德!”尊者阿难应诺世尊。
五~八
世尊如是言:“阿难!此等之三者是受: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阿难!此等者称为受。由触之生起,有受之生起……漏尽之比丘,则贪欲轻安、嗔恚轻安、愚痴轻安。”
注1 参照一五经之四、五、六、七之四节。
第七 八支(一)
※ 二
时,众多之比丘等来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而坐于一面。
三
坐于一方之此等比丘白世尊曰:“大德1!何者为受?何者是受之生起?何者是受之灭尽?何者是达受灭尽之道?何者为甘味?何者为患难?何者为出离耶?”
四
“诸比丘!此等之三者为受,即: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诸比丘!此等者称为受。由触之生起,有受之生起:由触之灭尽,有受之灭尽。此八支圣道是达受灭之道。此即:正见、正思惟……正定是。凡以受为缘,所起之喜乐,此为受之甘味。凡受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此受之患难。凡对受抑制欲贪、舍欲贪,此受之出离。
五
然而诸比丘!依此,余渐次说诸行之灭尽……
六
诸比丘!依此,余渐次说诸行之止息……
七
诸比丘!此等之六者,是经安。逮达初禅者,言语轻安;逮达第二禅者,寻伺轻安;逮达第三禅者,喜轻安;逮达第四禅者,入息出息轻安;逮达想受灭者,是想与受之轻安。漏尽之比丘,则贪欲轻安、嗔恚轻安、愚痴轻安。”
注1 以下三~六之四节同一五经之三~六节。
2 同一一经之七节。
第八 八支(1)
※ 二
时,众多之比丘等来诣世尊住处……
三
世尊问于坐在一面之此等比丘曰:“诸比丘1!何者为受?何者为受之生起?何者为受之灭尽?何者为达受灭尽之道?何者为受之甘味?何者为受之患难?何者为受之出离耶?”
四
“大德!我等之法,以世尊为根本,以世尊为指导者,以世尊为所依。善哉!大德!此所说之意义,唯世尊明了。愿从世尊聆闻,比丘等当奉行于此。”
“然则诸比丘!且谛听,当善思惟,我将说此。”
“唯唯,大德!”诸比丘应诺世尊。
五~八
“诸比丘!此等之三者为受。即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诸比丘!此等称为受……”
注1 以下三~八节同一六经之三~八节。
第九 般奢康伽
※ 二
时,建筑师般奢康伽来诣尊者优陀夷之处,礼拜尊者优陀夷,而坐于一面。
三
坐于一面之建筑师般奢康迦,问尊者优陀夷曰:“大德,优陀夷!世尊说几种之受耶?”
建筑师!世尊曾说三种之受,即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世尊曾说此等之受。”
四
如是言已。建筑师般奢康伽向尊者优陀夷曰:“大德,优陀夷!世尊未曾说三种之受,世尊唯说二种之受,即乐受与苦受是。大德!凡此非苦非乐所示者,世尊说此有静寂微妙之乐。”
五
尊者二度告建筑师般奢康伽曰:“建筑师!世尊未曾说示二种之受,世尊乃说三种受,即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世尊说示此等三种之受。”建筑师般奢康伽二度白尊者优陀夷曰:“大德,优陀夷!世尊未曾说三种之受,唯说二种受,即乐受与苦受是。大德!凡此非苦非乐受之所示者,世尊说此是静寂微妙之乐。”
六
三度,尊者优陀夷三度:……建筑师般奢康伽……尊者优陀夷不能令建筑师般奢康伽领会,而建筑师般奢康伽亦不能使尊者优陀夷领会。
七
尊者阿难,闻得尊者优陀夷与建筑师般奢康伽之问答。
八
时,尊者阿难来诣世尊住处,而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尊者阿难,便将尊者优陀夷与建筑师般奢康伽所有之一切问答,皆白于世尊。
九
“阿难!建筑师般奢康伽不同意优陀夷比丘者亦有其理由。优陀夷比丘亦有其理由而不同意于建筑师般奢康伽。阿难!余以理方可说二种之受,余以理亦可说三种之受,余以理亦可说五种之受。余以理亦可说六种之受。余以理方可说十八种受,余以理亦可说三十六种受,余以理亦可说百八种之受。阿难!如是者,余乃以理说法。
十
阿难!余如是以理说法,不予肯定,不予赞同。不能随喜自他之善说、善语者辈,唯有期待使之生斗争、起諠哗、来诤论而互以口头为刃物相刺而住。如是余以理由而说法。然而阿难!如是对余之以理由说法,自认是他之善说、善语者,予赞同、予随喜者辈,唯只期待使能住于相和合、相悦喜、无相诤、如乳水,互以喜眼相见。
十一
阿难!于欲,有此等之五种。何者为五?眼所识之色,是快意、可爱、可乐、形爱,诱生欲染者。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是快意、爱、乐、形爱,诱生欲染者。阿难!凡以此等五种之欲为所缘,所起之喜乐,称之谓欲乐。
十二
阿难!“有情,感受此最上之喜乐。”若人作如是言者,余则不予认同。何以故?阿难!因有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阿难!何者为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耶?阿难!于此处有比丘,离诸欲、离不善法、有寻有个,而逮达由离生喜乐之第一禅而住。阿难!此为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
十三
阿难!“有情,感受此最上之喜乐。”若人作如是言者,余则不予认同。何以故?阿难!有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阿难!何者为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耶?阿难!于此有比丘,由寻伺之息灭,逮达内部寂静,心有单一性,无寻无伺,住于由定生喜乐之第二禅。阿难!此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
十四
阿难!“有情,感受此最上之乐喜。”若人作如是言者,余则不予认同。何以故?阿难!有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阿难!何者为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耶?阿难!于此有比丘,离喜、舍心、正念正知、以身感受乐,谓谈圣者舍心者、有念者、乐住者、逮达住于第三禅。阿难!此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
十五
阿难!“有情,感受此最上之喜乐。”若人作如是言者,余则不予认同。何以故?阿难!有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阿难!何者为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耶?阿难!于此有比丘,既由前乐之舍弃、苦之舍弃、喜忧之灭没、非苦非乐而逮达住于舍、念、清净之第四禅。阿难!此为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
十六
阿难!“有情,感受此最上之喜乐。”若人作如是言者,余则不予认同。何以故?阿难!有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阿难!何者为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耶?阿难!于此有比丘,超越一切色想,灭没嗔恚想,不思惟种种想,逮达住于“虚空无边”之空无边处。阿难!此为比此乐更殊胜……
十七
阿难!“有情,感受此最上之喜乐。”若人作如是言者,余则不予认同。何以故?阿难!有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阿难!何者为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耶?阿难!于此有比丘,超越一切空无边处,逮达住于识无边之识无边处。阿难!此为比此乐更殊胜……
十八
阿难!“有情,感受此最上之喜乐。”若人作如是言者,余则不予认同。何以故?阿难!有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阿难!何者为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耶?阿难!于此有比丘,超越一切识无边处,逮达住于无所有之无所有处。阿难!此为比此乐更殊胜:
十九
阿难!“有情,感受此最上之喜乐。”若人作如是言者,余则不予认同。何以故?阿难!有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阿难!何者为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耶?阿难!于此有比丘,超越一切无所有处,逮达住于非想非非想处。阿难!此为比此乐更殊胜:
二十
阿难!“有情,感受此最上之喜乐。”若人作如是言者,余则不予认同。何以故?阿难!有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阿难!何者为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耶?阿难!于此有比丘,超越一切非想非非想处,逮达住于想受灭。阿难!此为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
二一
阿难!外道普行沙门之徒,作如是言:“沙门瞿昙说想受灭(定),而且以之施设于乐,彼者为何,又如何施设耶?”应亦有如是说理。诸比丘!回答如是言之外道普行沙门,应如是言:“汝友等!世尊并非唯对乐施设于乐受。诸友!无论于何处,乐之所获处,无论于何者,是即如来于乐所施设。””
注1 中部五九经Bahu-vedanya-sutta同“多受经”。参照汉译南传大藏经二第十卷一四九~一五四页。
2 以下各种受,于二二经说明。
第十 比丘
※ 三
“诸比丘!余以理说二种之受,余以理说三种之受,余以理说五种……六种……十八种……三十六种……百八种之受。如是2,诸比丘!余乃以理说法。
四
诸比丘!如是余以理说法,不予肯定、不予赞同。不随喜自他之善说、善语者辈,唯只期待合起斗争、生諠哗、生诤论,互以口头之刃物相刺而住。诸比丘!如是余依理说法,予以肯定、赞同。随喜自他之善说、善语者辈,唯只期待于相和合、相悦喜、不相争、如乳水,互以喜眼相见。
五~一四
同一九经一一~二0
十五
诸比丘!外道普行沙门之徒,作如是言:“沙门瞿昙说想受灭(定),而且以之施设于乐,彼者为何,又如何施设耶?”应亦有如是说理。诸比丘!回答如是言之外道普行沙门,应作如是言:“汝友等!世尊并非唯对乐施设于乐受。诸友!无论于何处,无论于何者,乐之所获处,是即如来于乐所施设。”
独坐品第二终
其摄颂:
独座虚空二
客舍止息二
依八支说二
般奢康比丘
注1 此一节同一九经九节之后部。
2 此一文于原典被抄入的,和一九同样,似是为本节之末文。
第三 百八理品
第一 尸婆
一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之竹林迦兰陀园。
二
时,普行沙门尸婆来诣世尊住处。与世尊共相交谈亲睦、殷勤之话后,坐于一面。
三
坐于一面之普行沙门尸婆,白世尊言:“尊瞿昙!或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语、如是见者:“凡此个人之所感者,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其皆由前世所作之因也。”尊瞿昙对此作如何言之耶?”
四
“尸婆!由胆汁生,或有起此感受。尸婆!如由胆汁生,于此处起此感受,其应自知。如由胆汁生,于此处起此感受,其亦为世之真实所认定。于此,尸婆!某某沙门婆罗门之“凡个人所感受者,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是皆由前世所为之因。”作如是语、如是见者,皆过于自之所知,是过于世所认知之真实,然则余谓此等沙门、婆罗门之所见,是邪。
五
尸婆!由粘液生,或有起此感受……
六
尸婆!由风生,或有起此感受……
七
尸婆!由胆汁等三聚和合生,或有起此感受……
八
尸婆!由时候之变化生,或有起此感受……
九
尸婆!由逢逆运生,或有起此感受……
十
尸婆!于痉挛性,或有此感受而起……
十一
尸婆!于业异熟性,或有此感受而起……”
十二
如是说已,普行沙门尸婆白世尊曰:“妙哉,尊瞿昙!妙哉,尊瞿昙!尊瞿昙
譬如起覆、发掩、对迷者示之以道,如暗中举灯火,使有眼者见形。如是尊瞿昙以
种种方便说法。余当归依尊瞿昙,亦归依法与比丘众。尊瞿昙!当自今日起,以至
终生,请摄受余归依为信士。”
十三
胆汁、粘液、风三种之聚和,时候、逆运、痉挛、业异熟为第八。
第二 百八
※ 二
“诸比丘!余为汝等说明所谓百八理之法理,且谛听。
三
诸比丘!何者称为百八法理耶?余以理,当说二种之受。余以理说三种之受。
余以理说五种受……六种受……十八种受……三十六种受……百八种受。
四
诸比丘!何者为二种之受?身受与心受是。诸比丘!此等称为二种之受。
五
诸比丘!何者为三种之受?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诸比丘!此等称为三种之受。
六
诸比丘!何者为五受?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是。诸比丘!此等称为五受。
七
诸比丘!何者为六种之受?眼触生之受、耳……鼻……舌……身……意触生之受是。诸比丘!此等称为六种之受。
八
诸比丘!何者为十八种受?六喜近伺、六忧近伺、六舍近伺是。诸比丘!此等称为十八种受。
九
诸比丘!何者为三十六种受。六种依在家之喜、六种依出离之喜、六种依在家之忧、六种依出离之忧、六种依在家之舍,六种依出离之舍是。诸比丘!此等称之三十六种受。
十
诸比丘!何者为百八种受?三十六种过去受、三十六种未来受、三十六种现在受是。诸比丘!此等称为百八种受。诸比丘!此称百八理之法理。”
第三 比丘
※ 二
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1!何者为受?何者为受之生起?何者为受之灭尽?何者为达受灭尽之道?何为受之甘味?何为受之患难?何为受之出离耶?”
四
“比丘!此等之三者,为受。即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比丘!此等称为三种受。由触之生起,有受之生起,渴爱为达受生起之道。由触之灭尽,有受之灭尽,此八支圣道,始达受灭之道。此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凡以受为缘,所起之喜乐,此为受之甘味。受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此为受之患难。凡对受抑制欲贪,舍欲贪,此则受之出离。”
注1 三、四两节同一五经之三、四两节,但本经之四节有“渴爱达受生起之道”之一句,此在一五经没有。
第四 宿智
※ 二
“诸比丘!余于正觉前,尚未成正觉之菩萨时,余生如是念:“何者为受?何者为受之生起?何者为受之灭尽?何者为达受灭尽之道?何者为受之甘味?何者为受之患难?何者为受之出离耶?”
三
诸比丘!于余生如是念:“此等2三者为受。即: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此等称为受。由触之生起,有受之生起,渴爱为引受生起之道。由触之灭尽,有受之灭尽……凡对受之抑制欲贪,舍欲贪,此为受之出离。”
四
诸比丘!“此等为受。”于余所未曾闻之法,眼现、智现、慧现、明现、光现是。
五
诸丘比!“此为受之生起。”于余所未曾闻之法,眼现、智现、慧现、明现、光现。
六
诸比丘!“此为达受生起之道。”于余所未曾闻之……
七
诸比丘!“此为受之灭。”于余所未曾闻之……
八
诸比丘!“此为达受灭之道。”于余所未曾闻之……
九
诸比丘!“此为受之甘味。”于余所未曾未闻之……
十
诸比丘!“此为受之患难。”于余所未曾闻之……
十一
诸比丘!“此为受之出离也。”于余所未曾闻之法,眼现:智现、慧现、明现、光现。”
注1 参照一五经之三节,二三经之三节。
2 参照一五经之四节,二三经之四节。
第五 比丘
※ 二
时,众多比丘等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此等比丘白世尊曰:“大德!何者为受?何者为受之生起?何者为受之灭尽?何者为达受灭尽之道?何者为受之甘味?何者为受之患难?何者为受之出离耶?”
四
“诸比丘!此等之三者为受。即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诸比丘!此等称之为受。由触之生起,有受之生起,渴爱为引受生起之道。由触之灭尽,有受之灭尽,此八支圣道乃达受灭尽之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凡以受为缘所起之喜乐,乃此受之甘味。凡受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乃此受之患难。凡抑制受之欲贪,舍欲贪,为此受之出离。” 注1 参照一五、二三、二四经之三、四节。
第六 沙门婆罗门(一)
※ 二
“诸比丘!此等之三者为受。以何为三?乃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
三
诸比丘!虽任何之沙门或婆罗门,若不如实知此等三受之生起、灭尽、甘味、患难、出离者,诸比丘!余对此等1之沙门或婆罗门,于沙门中不承认为沙门,于婆罗门中不承认为婆罗门。犹且此等之尊者对沙门或婆罗门之道,于现生不能住于自知、实证、逮得。
四
诸比丘!虽任何之沙门或婆罗门,若如实知此等三受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者,诸比丘!余对此等之沙门或婆罗门,于沙门中肯定为沙门,于婆罗门申肯定为婆罗门。犹且此等之尊者对沙门道或婆罗门之道,于现生住于自知、实证、逮得。”
注1 以下参照相应部因经品一三经沙门婆罗门。
第七 沙门婆罗门(二)
※ 二
“诸比丘!此等之三者为受。乃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诸比丘!此等称为受。
三
诸比丘!虽如何之沙门或婆罗门1……”。
注1 以下参照二六经之三、四节。
第八 沙门婆罗门(三)
※ 三
诸比丘!虽任何之沙门或婆罗门,不知受,不知受之生起,不知受之灭尽,不知达受灭尽之道。诸比丘!余对此等之沙门或婆罗门……
四
诸比丘!虽任何之沙门或婆罗门,知受,知受之生起,知受之灭尽,知达受灭尽之道,诸比丘!余对此等之沙门或婆罗门……”。
第九 清净之无食乐
※ 二
“诸比丘!此等之三者为受。乃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诸比丘!此等之三者为受。
三
诸比丘!有有食乐之喜,有无食乐之喜,有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喜。有有食乐之乐,有无食乐之乐,有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乐。有有食乐之舍,有无食乐之舍,有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舍。有有食乐之解脱,有无食乐之解脱,有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解脱。
四
诸比丘!何者为有食乐之喜耶?诸比丘!为此等2五种之欲是。何者为五?眼所识之色,可快意、爱、乐、形爱,诱生欲念者。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可快意……爱、乐、形爱,诱生欲念者。诸比丘!此等为五种欲也。诸比丘!凡以此等五种欲为缘所起之喜,诸比丘!此称为有食乐之喜。
五
诸比丘!何者为无食乐之喜耶?诸比丘!于此处有比丘3,离诸欲、离不善法、有寻有伺、而逮达住于由离生喜乐之初禅。由寻、伺之息灭,于内部寂静,心之单一性,无寻无伺,逮达住于由定生喜乐之第二禅。诸比丘!此称为无食乐之喜。
六
诸比丘!何者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喜耶?诸比丘!凡观察于贪欲解脱之心,观察于嗔恚解脱之心,观察于愚痴解脱之心,乃漏尽之比丘,是其心所起之喜。诸比丘!此称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喜。
七
诸比丘!何者为有食乐之乐?诸比丘!此乃此等五种之欲。何者为五?眼所识之色……诸比丘!凡以此等五种之欲为缘,所起之喜乐,诸比丘!此称为有食乐之乐。
八
诸比丘!何者为无食乐之乐?诸比丘!于此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逮达住于初禅。由寻与伺之息灭,内部寂静……逮达住于第二禅。离喜、舍心、正念正知,以身感受乐,谓诸圣之谈舍心者、有念者、乐住,逮达住于第三禅。诸比丘!此称为无食乐之乐。
九
诸比丘!何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乐?诸比丘!凡观察于欲解脱之心……嗔恚……观察于愚痴解脱之心,乃漏尽之比丘,是其心所起之喜乐。诸比丘!此称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喜。
十
诸比丘!何者为有食乐之舍?诸比丘!此为此等五种之欲。何者为五?乃眼所识之色……诸比丘!凡以此等五种欲为缘所起之舍,诸比丘!此称之为有食乐之舍。
十一
诸比丘!何者为无食乐之舍?诸比丘!于此6有比丘,其前之乐之舍弃,由苦之舍弃、由喜忧之灭没、非苦非乐、逮达住于舍、念清净之第四禅。诸比丘!此称为无食乐之舍。
十二
诸比丘!何者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舍?诸比丘!凡观察于贪欲解脱之心……观察于嗔恚……愚痴、解脱之心,乃漏尽之比丘,是其心所起之舍。诸比丘!此称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舍。
十三~十五
诸比丘!何者为有食乐之解脱?与色相关连之解脱,为有食乐之解脱……与无色关连之解脱,为无食乐之解脱。诸比丘!何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解脱?诸比丘!凡观察于贪欲解脱之心,观察于嗔恚解脱之心,观察于愚痴解脱之心,乃漏尽之比丘是其心所起之解脱。诸比丘!此称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解脱。”
百八理品第三终
其摄颂曰:
尸婆与百八
比丘及宿智
沙门婆罗门
纯粹无食乐
受相应终
调整字体: 【大号】【中号】【小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