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 上访是个“好问题”
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利润分配方式既不明确,又确实跟过去大不一般,由于民主化进程加快,法制理念深入人心,由于科技的进步,网络管道通畅,由于相关政府部门僵化腐朽,和相关部门的官僚们好逸恶劳,不思进取,麻木不仁,办事手法呆板,手段龌龊,由于法制还不够健全,保护弱势群体的规章缺乏。于是,导致了集体上访、上访案件似乎越来越多,问题很多,很突出。面对如此改革中的问题,政府当以何种心态对待?我想,首先应该高兴,若无经济的发展,若无公民增加了的法制理念,人们会上访,敢上访么?同时,也应该从政府部门、相关公务员身上多找毛病,对症下药。
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完善规章,改革措施,建立良好的机制。信访的法出现了,但那只是对相关部门和相关公务员进行了一个最底限度的规定,并没有说清楚什么才是做得最好,什么是比较好。例如如果公务员不给上访者倒水喝,让坐位,或者干这样事的时候态度怪异,令人不爽,“该当何罪?”例如依然还有门难进,脸难看,又如何认定和具体地处理等等。
上访人员当然要求维护具体的物质利益,但精神要求往往是他们更注重的,甚至干脆就是精神要求,即所谓的“讨说法,要公道”。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营造一个家,让人有“回家”的感觉;这就要求相关公务员摆正自己的位置,搞清楚并且清楚明白地表现出来:自己不是主人,人民群众才是。上访的人民群众“回到家”了,找到了回家的感觉,很多话就愿意听,很多“道理”就愿意懂。然后,再把上访者的提出的问题摆出来,双方友好协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如此,问题也解决了,还营造了一种环境。那是什么样的一种环境呢?
上访问题是个利益分配是否公平的问题,不是出了难题。所以我说应该感到高兴,而不是恼火。这都是“好问题”。好问题是可以解决,容易解决的。这样的“好问题”是有利用价值的。利用好了,问题也解决了,还营造了一种环境。那是什么样的一种环境呢?邓小平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同时抓,两手都不能放松。好好地解决上访这样的好问题,其实就是在营造精神文明的大环境,在制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在建立和谐社会。 调整字体: 【大号】【中号】【小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