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组图: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
这一组22张图片,我逐一仔细读了。感觉十分复杂。
很多人愿意读这样的图片,是以为可以做点什么事。
读了“到河的那边去上学”这张,我认为照得很好。一看就知道那地方需要造一座桥,而且建桥的成本不是太大,个人(联合起来)有能力捐助建造。对于乐于公益事业的个人来说,能建一座桥,方便众人,必然有成就感,有成就感的诱惑,就愿意去做。
至于其余21张,则难有某种具体想法;不仅难有某种具体的想法,还感觉到了不舒服。例如“木板、树干搭成的课桌椅”虽然简陋,但只有一个学生:会不会是已经废弃的学校,现在成了纪念?
“风雨上学路”。在我看来,它顶多只是一个贫富分化的问题,它说明了某个地区的贫困,但并不一定能说明贫困得读不了书;她不是正往学校去吗?
“学校里的午饭时间”。我几乎看不出能说明什么问题,类似于这样的情形在今天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有些也是有的,例如日本现在也有穷学生,也有只拿一个饭盒吃饭的。
“跪在碾子上温习功课”。那几个小孩是不是一家的?旁边那个成年人是不是他们的家长,他正悠闲地读着小说?这样的照片,所反映出来的,甚至连特别贫困也算不上。我在怀疑:若是一个家庭,家长在悠闲地读书,几个孩子们则贪玩地、淘气地门前空地上温习功课,作业?
“风雨上学路”、“学校里的午饭时间”等照片、“跪在碾子上温习功课”,我几乎看不出能说明什么问题,类似于这样的情形在今天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有些也是有的,在我看来,它顶多只是一个贫富分化的问题,它说明了某个地区的贫困,但并不一定能说明贫困得不能读书、读不好书!他们是在读书去、读书中,必然正在受教育。它甚至还有可能传达出某种错误的信息,产生出某种奇怪的效果:在那么环境优美的地方读书,不坏呀!
有些问题,在中国的农村是个普遍现象,难以根本解决的。要彻底解决,就中国现在的国情,除非官员大半大半地少坐车或者全体不坐高档车,除非世界不打仗政府可以将军费拿出来办学;但是可惜,这两个愿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大面积的贫困问题根本没有能力去解决,就没信心了,没信心就没动力,没动力,如何行动起来。“一个窑洞,两个年级”,是师资问题,它跟“风雨上学路”、“跪在碾子上温习功课”、“学校里的午饭时间”等问题一样,也是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不过作为问题的暴露,这张照片确实能够反映问题,已经接近“到河的那边去上学”那张照片的效果了。
“三条腿的讲台”照得最差,只能说明老师懒惰。找根棍子来绑上,就行了。读这张照片,我不由得想起了八个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排起队伍去上学”、“大眼睛”、“求知的眼神”,只能表示学生们很可爱,而且他们看起来都是健康的,无有严重的营养不良问题。这简直就跟“贫困”二字沾不上边。
回头看看标题,那是《组图: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似乎强调的是贫困的问题,而不是贫困中的教育问题,而不是教育问题中的教室问题、师资问题、学生营养不良问题。
我觉得,办这样事情的时候,既然募捐的目标只有区区300万元,就应该集中一点,解决几个严重的、迫切的问题。将严重的、迫切的问题解决了,就会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就有可能激发某种欲望;某种欲望被激发起来了,就容易产生动力。宣传所追求的目的,不就是希望激发某种动力么?区区300万只是象征,当然难以一定规模地解决问题。 调整字体: 【大号】【中号】【小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