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中国的学者称呼 强化中国的学者体系
现在中国的学者称呼很多,很滥。既有正规的学士、教授、院士,也有不入流的硕士、博士、执行官、助理等等一些乌七八糟的玩意。其实,中国的学者体系早已形成而且十分科学,例如最低级的乡试通过是秀才,到举人,到最高级的殿试通过是状元等。状元以下相当于现在的在校学历证明,参加工作具有实际工作经验以后,就可以被称为学士、大学士等。
中国是大国,中国的文化是历史悠久的文化,中国的科学技术虽然荒废了一段时间现暂时落后了但底子还是雄厚的,只要条件允许只要个人努力,权威还是应该在中国。
过去以行政地域的划分来确定人才的方式是很好的方式,因为人才的作用需要通过实际工作来体现,而检验实际工作能力,体现实际工作成就的主要因素在于某行业某地,为官方面尤其是某地。大量事实显示,我们很多所谓的硕士博士人才如果没有放对地方他们往往无所适从,甚至成为废人。这其实已经警告了我们:现在的人才称呼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现在的人才称呼无法完整地反映中国的人才全貌。最起码,没有包括政府官员。
过去中国的学士们基本上是个顶个的人才,放到非军事领域的任何岗位都能够胜任。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底子硬。所谓举一反三,所谓触类旁通,那时候人才的素质现在的某些乌七八糟的头衔是断然无法于其相提并论的。相比较而言,过去的中国对人才的认定,对学人的称呼应该是最科学、最完整、最实用和最体系完整的。学者体系应该以中国为主,各国建立学者体系时应该以中国的为基础。我们不能等到中国成了权威主导以后再去发布中国的学者体系。无端地乱人脑子。
由于历史在进步,有些东西需要改革。所以现在中国的人才认定和学人称呼应该这样:
学士:大学本科毕业生,中国承认的外国大学毕业生若申请,同样授予,人数不限。教育部审核、备案。 教授:必须有学士资格。能够在某领域独挡一面的人才,取消正副区别,人数不限。教育部审核、备案。
院士:必须有教授资格。某领域、学科的带头人,只要有成果,人数不限,由各省自治区自定。教育部审核、备案。省长颁发证书。
高级院士:必须有院士资格。某领域、学科的带头人,只要有成果,人数不限。也可以授予外国人,人数不限。教育部审核、备案。教育部长颁发证书。
国家院士:主导世界某领域、学科的权威院士,人数不限。也可以授予外国人。教育部审核、备案。国家主席复查,颁发证书。
——野猪 16:57 2003-8-29
调整字体: 【大号】【中号】【小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