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旧版 | 留言板1 | 留言板2 | 原创音像 | 多媒体作品 | 日光禅寺 | NHB |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野猪工作室 >> 旧版 >> 佛法 >> 佛经 >> [专题]【大藏经】 >> 正文

当前没有任何公告!

象迹喻大经       
象迹喻大经
[ 作者:大藏经 | 转贴自:大藏经 | 点击数:82 | 更新时间:2024/3/9 | 文章录入:boar ]

阿含典籍·南传中部·象迹喻大经


象迹喻大经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曰:诸贤比丘! 彼等比丘应诺尊者舍利弗曰:尊者! 尊者舍利弗乃曰: 诸贤!恰如一切生息动物之一切足迹为象足迹所包摄,象之足迹其伟大性于彼等称为第一,如是,诸贤上所有善法皆为四圣谛包摄。 其四者: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也。 诸贤!云何为苦圣谛?曰: 是生苦、老苦、死苦、愁悲苦忧恼苦、求不得苦。略而言之,五取蕴苦也。 诸贤!云何为五取蕴?曰: 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也。 诸贤!云何为色取蕴?曰: 四大及四大所依色也。 诸贤!云何为四大耶? 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也。 诸贤!云何为地界?曰: 为内地界与外地界也。 诸贤!云何为内地界?

独自存在于内身,成为坚粗者,是依此而存在,即: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肾、心、肝、肋、脾、肺、肠、肠系膜、胃、粪,脑及其他所有独自存在于内身之坚、粗,谓内所执持者,是内地界。

此内地界与外地界是地界。而且,彼非予所有,予非彼,彼非予之我,如是应以如实正慧见之。如是以其如实正慧见者,即厌离于地界,以心离地界。

诸贤!时外地界成怒,其时外地界灭没。 诸贤!彼外地界虽如是伟大,犹知其无常性、知其坏法性、知其灭法性、知其变易法性,何况是渴爱所执持之于区区之身,或是予,或予之所有,或予有等,有何为耶?无宁于此无何等之可为也。 诸贤!彼之比丘若其他者,呵责、骂詈、嗔恚、恼害此之比丘者,彼应如次知之: 于予从此耳触生者即苦受生。有其缘生,而非无缘。于何缘而缘于触?彼其次知:触是无常,知受是无常。知想是无常,知行是无常,知识是无常。依于彼界而心满足,清净、祥和、安定。

诸贤!若其他者,有以所不欲,以所不受;以所不好而以拳触、以土块触、以杖触、以刀触等,若有此者,彼应如次知之: 此身体如拳触于此身体,以示结果,是有如是身体,又如以土块触之,以示结果,又如以杖触之以示结果,又如以刀触之以示结果,是有如是身体也。又从世尊于锯喻之教,如是所说。诸比丘!虽盗贼、贱业者等,若以两头有柄之锯以截断肢节,于此,其意若乱者,彼如是耶非遵我教者也。我实精进勇猛不怠,念确立不乱,身安静不激,心等持寂静。今对此身,若愿意者,以拳触之,以示结果,以土块触之,以示结果,以杖触之,以示结果,以刀触之,以示结果!然实应遵守诸佛之此教。

诸贤!如是归依佛、如是归依法、如是归依僧,彼比丘若不住止于善相应之舍者,言彼是为刺激、生激动:予如是归依佛、如是归依法、如是归依僧,不住止于善相应之舍者,实予之不幸,不成幸福,实予之难得、不易得也。 诸贤!恰如新妇见舅姑,刺激,生激动,如是,诸贤!如是归依佛、如是归依法、如是归依僧,彼之比丘,若不住止于善相应之舍者,言彼是为刺激,生激动:如是归依佛、予如是归依法、如是归依僧,不住止于善相应之舍者,实是予之不幸,实不成为幸,予实难得、不易得也。

诸贤!彼之比丘如是归依佛、如是归依法、如是归依僧,若住止于善相应之舍者,彼乃为欢善。诸贤!如是者比丘为多所成就。 诸贤!云何为水界? 如是内水界与外水界也。 诸贤!云何为内水界?

独自存在于内身之水及水者,谓内所执持,即胆、痰、脓、血、汗、脂、泪、膏、唾、洟、滑液,小便、其他皆独自存在于内身之水及水者,是依此而存在者,诸贤!此谓内水界。

此内水界与外水界者,是水界也。而且,彼非予,予非彼,此非予之我。如是应以如实正慧见之。以如实正慧见者,于厌离水界,心离水界。

诸贤!时外水界成有怒,彼淹去村里、淹去聚落、淹去市镇、淹去地区、淹去国土。诸贤!又有时于大洋水退百由旬,水退二百由旬,退三百由旬、四百由旬、五百由旬、六百由旬、乃至水退七百由旬。

诸贤!更有时于大洋,水有七陀罗树之高深;有六陀罗树之高深;有五陀罗树之高深;有四陀罗树之高深;有三陀罗树之高深;有二陀罗树之高深;唯一陀罗树之高深。

诸贤!更有时于大洋,水有七人身之高深、有六人身之高深、五人身之高深、四人身之高深、三人身之高深、二人身之高深、有唯一人身之高深。

诸贤!更有时于大洋,水有半人身之高深,有至人腰之高深、有唯人膝之高深,有唯人踝之高深。诸贤!有时于大洋,水无足于润趾节。

诸贤!彼外水界虽如此伟大,犹应知其无常性,犹知其无常性、知其坏法性、知其灭法性、知其变易法性。何况是渴爱所执持,于区区之身,或予,或予所有,或予有等,有何为耶?无宁于此无何等之可为也!

诸贤!彼之比丘若其他者,呵责、骂詈、嗔恚、恼害此之比丘者,彼应如次知之: 于予从此耳触生者即苦受生。有其缘生,而非无缘。于何缘而缘于触?彼其次知:触是无常,知受是无常。知想是无常,知行是无常,知识是无常。依于彼界而心满足,清净、祥和、安定。

诸贤!若其他者,有以所不欲,以所不受;以所不好而以拳触、以土块触、以杖触、以刀触等,若有此者,彼应如次知之: 此身体如拳触于此身体,以示结果,是有如是身体,又如以土块触之,以示结果,又如以杖触之以示结果,又如以刀触之以示结果,是有如是身体也。又从世尊于锯喻之教,如是所说。诸比丘!虽盗贼、贱业者等,若以两头有柄之锯以截断肢节,于此,其意若乱者,彼如是耶非遵我教者也。我实精进勇猛不怠,念确立不乱,身安静不激,心等持寂静。今对此身,若愿意者,以拳触之,以示结果,以土块触之,以示结果,以杖触之,以示结果,以刀触之,以示结果!然实应遵守诸佛之此教。

诸贤!如是归依佛、如是归依法、如是归依僧,彼比丘若不住止于善相应之舍者,言彼是为刺激、生激动:予如是归依佛、如是归依法、如是归依僧,不住止于善相应之舍者,实予之不幸,不成幸福,实予之难得、不易得也。

诸贤!恰如新妇见舅姑,刺激,生激动,如是,诸贤!如是归依佛、如是归依法、如是归依僧,彼之比丘,若不住止于善相应之舍者,言彼是为刺激,生激动:如是归依佛、予如是归依法、如是归依僧,不住止于善相应之舍者,实是予之不幸,实不成为幸,予实难得、不易得也。

诸贤!彼之比丘如是归依佛、如是归依法、如是归依僧,若住止于善相应之舍者,彼乃为欢善。诸贤!如是者比丘为多所成就。 诸贤!云何为火界?曰: 为内火界与外火界。 诸贤!云何为内火界?

独自存在于内身之火及火者,依此而存在者,即由此所热熟,以此而老衰,以此烧之,以此正变化啖、饮、嚼、味、其他皆独自存于内身之火及火者,依(此)而存在,诸贤!此谓内火界。

此内火界与外火界是火界也。而且,彼非予,予非彼,彼非予之我,如是以如实正慧见之。以如实正慧见之者,厌离于火界,心离火界。

诸贤!有时外火界有怒。彼烧村里、以烧聚落、以烧市镇、以烧区城、以烧国土。彼漫燃至绿草边、或道边、或岩边、或水边、或至所爱地域时,以无食而消灭。诸贤!有时至以鸡翼,又以筋革而求火。

诸贤!彼外之火界虽如此伟大,犹应知其无常性,犹知其无常性、知其坏法性、知其灭法性、知其变易法性。何况是渴爱所执持,于区区之身,或予,或予所有,或予有等,有何为耶?无宁于此无何等之可为也!

诸贤!彼之比丘若其他者,呵责、骂詈、嗔恚、恼害此之比丘者,彼应如次知之: 于予从此耳触生者即苦受生。有其缘生,而非无缘。于何缘而缘于触?彼其次知:触是无常,知受是无常。知想是无常,知行是无常,知识是无常。依于彼界而心满足,清净、祥和、安定。

诸贤!若其他者,有以所不欲,以所不受;以所不好而以拳触、以土块触、以杖触、以刀触等,若有此者,彼应如次知之: 此身体如拳触于此身体,以示结果,是有如是身体,又如以土块触之,以示结果,又如以杖触之以示结果,又如以刀触之以示结果,是有如是身体也。又从世尊于锯喻之教,如是所说。诸比丘!虽盗贼、贱业者等,若以两头有柄之锯以截断肢节,于此,其意若乱者,彼如是耶非遵我教者也。我实精进勇猛不怠,念确立不乱,身安静不激,心等持寂静。今对此身,若愿意者,以拳触之,以示结果,以土块触之,以示结果,以杖触之,以示结果,以刀触之,以示结果!然实应遵守诸佛之此教。

诸贤!如是归依佛、如是归依法、如是归依僧,彼比丘若不住止于善相应之舍者,言彼是为刺激、生激动:予如是归依佛、如是归依法、如是归依僧,不住止于善相应之舍者,实予之不幸,不成幸福,实予之难得、不易得也。

诸贤!恰如新妇见舅姑,刺激,生激动,如是,诸贤!如是归依佛、如是归依法、如是归依僧,彼之比丘,若不住止于善相应之舍者,言彼是为刺激,生激动:如是归依佛、予如是归依法、如是归依僧,不住止于善相应之舍者,实是予之不幸,实不成为幸,予实难得、不易得也。

诸贤!彼之比丘如是归依佛、如是归依法、如是归依僧,若住止于善相应之舍者,彼乃为欢善。诸贤!如是者比丘为多所成就。 诸比丘!云何为风界?曰: 内风界与外风界也。 诸贤!云何为内风界?

独自存在于内身之,风及风者,依此而存在者,即:上向风、下向风、胃住风、下腹住风、肢肢随流风、出息风、入息风等,其他皆独自存在于内身之风及风者,依(此)而存在者,诸贤!此谓内风界。

此内风界与外风界是风界也。而且:彼非予,予非彼,彼非予之我,如是应以如实正慧见之。以如实正慧见之者,厌离于风界,心离风界。

诸贤!有时外风界有怒,彼吹去村里、吹去聚落、吹去市镇、吹去区域、吹去国土。


诸贤!有时至于夏季最后月,以陀罗叶又以扇求风,有至檗于流水亦不动。

诸贤!彼外风界虽如此伟大,犹应知其无常性,犹知其无常性、知其坏法性、知其灭法性、知其变易法性。何况是渴爱所执持,于区区之身,或予,或予所有,或予有等,有何为耶?无宁于此无何等之可为也!

诸贤!彼之比丘若其他者,呵责、骂詈、嗔恚、恼害此之比丘者,彼应如次知之: 于予从此耳触生者即苦受生。有其缘生,而非无缘。于何缘而缘于触?彼其次知:触是无常,知受是无常。知想是无常,知行是无常,知识是无常。依于彼界而心满足,清净、祥和、安定。

诸贤!若其他者,有以所不欲,以所不受;以所不好而以拳触、以土块触、以杖触、以刀触等,若有此者,彼应如次知之: 此身体如拳触于此身体,以示结果,是有如是身体,又如以土块触之,以示结果,又如以杖触之以示结果,又如以刀触之以示结果,是有如是身体也。又从世尊于锯喻之教,如是所说。诸比丘!虽盗贼、贱业者等,若以两头有柄之锯以截断肢节,于此,其意若乱者,彼如是耶非遵我教者也。我实精进勇猛不怠,念确立不乱,身安静不激,心等持寂静。今对此身,若愿意者,以拳触之,以示结果,以土块触之,以示结果,以杖触之,以示结果,以刀触之,以示结果!然实应遵守诸佛之此教。

诸贤!如是归依佛、如是归依法、如是归依僧,彼比丘若不住止于善相应之舍者,言彼是为刺激、生激动:予如是归依佛、如是归依法、如是归依僧,不住止于善相应之舍者,实予之不幸,不成幸福,实予之难得、不易得也。

诸贤!恰如新妇见舅姑,刺激,生激动,如是,诸贤!如是归依佛、如是归依法、如是归依僧,彼之比丘,若不住止于善相应之舍者,言彼是为刺激,生激动:如是归依佛、予如是归依法、如是归依僧,不住止于善相应之舍者,实是予之不幸,实不成为幸,予实难得、不易得也。

诸贤!彼之比丘如是归依佛、如是归依法、如是归依僧,若住止于善相应之舍者,彼乃为欢善。诸贤!如是者比丘为多所成就。

诸贤!恰如从木材、从瓦粒、从草、从泥土、以覆盖虚空,至被称为家屋。 如是,诸贤!以至从骨、从筋、从肉、从皮、从肤,覆盖虚空。被称为色。

诸贤!于内眼虽然不坏, 不至外色之领域,且只要若无集注于其所对者,即不现其所对之识分。

诸贤!于内眼不坏, 虽至于外色之领域,只要无于注意其所对者,即不现其所对之识分。

诸贤!于内眼不坏, 而至于外色之领域,而且注意存于其所对时,其时现其所对之识分。

如是状态之色是为色取蕴,如是状态之受是为受取蕴,如是状态之想是为想取蕴,如是状态之行是为行取蕴,如是状态之识是为识取蕴也。彼知如是此等被五取蕴所色摄、所集合、所结合。实从世尊又说见缘生者,彼即见法,见法者,彼即见缘生。此等,即缘生五取蕴者也,于此等五取蕴起贪欲、执着、随从、耽着乃苦之集,于此等五取蕴,驱除贪欲、爱染、舍离贪欲、爱染,即苦之灭也。诸贤!如是者比丘即有多成就。

诸贤!于内耳虽不坏,不至外声之领域,且只要无注意其所对者,即不现其所对之识分。 诸贤!于内耳不坏、虽至于外声之领域,只要若无注意其所对,即不现其所对之识分。 诸贤!于内耳虽不坏,而至于外声之领域,且有注意其所对者,如是即现其所对之识分。

如是状态之色是为色取蕴,如是状态之受是为受取蕴,如是状态之想是为想取蕴,如是状态之行是为行取蕴,如是状态之识是为识取蕴者也。彼知如是被此等五取蕴所色摄、所集合、所结合。实从世尊又说:以见缘生者,彼即见法,见法者,彼即见缘生。此等五取蕴即是缘生者也。于此等五取蕴起贪欲、执着、随从、耽着,即苦之集。于此等五取蕴驱除贪欲、爱染,舍离贪欲、爱染,即苦之灭。

诸贤!若如是者,于比丘有多成就者也。

诸贤!于内鼻虽然不坏,不至外香之领域,且只要无注意其所对者,即不现其所对之识分。

诸贤!于内鼻不坏、虽至于外香之领域,只要若无注意其所对,即不现其所对之识分。

诸贤!于内鼻虽不坏,而至于外香之领域,且有注意其所对者,如是即现其所对之识分。

如是状态之色是为色取蕴,如是状态之受是为受取蕴,如是状态之想是为想取蕴,如是状态之行是为行取蕴,如是状态之识是为识取蕴者也。彼知如是被此等五取蕴所色摄、所集合、所结合。实从世尊又说:以见缘生者,彼即见法,见法者,彼即见缘生。此等五取蕴即是缘生者也。于此等五取蕴起贪欲、执着、随从、耽着,即苦之集。于此等五取蕴驱除贪欲、爱染,舍离贪欲、爱染,即苦之灭。诸贤!若如是者,于比丘有多成就者也。

诸贤!于内舌虽然不坏,不至外味之领域,且只要无注意其所对者,即不现其所对之识分。

诸贤!于内舌不坏、虽至于外味之领域,只要若无注意其所对,即不现其所对之识分。

诸贤!于内舌虽不坏,而至于外味之领域,且有注意其所对者,如是即现其所对之识分。

如是状态之色是为色取蕴,如是状态之受是为受取蕴,如是状态之想是为想取蕴,如是状态之行是为行取蕴,如是状态之识是为识取蕴者也。彼知如是被此等五取蕴所色摄、所集合、所结合。实从世尊又说:以见缘生者,彼即见法,见法者,彼即见缘生。此等五取蕴即是缘生者也。于此等五取蕴起贪欲、执着、随从、耽着,即苦之集。于此等五取蕴驱除贪欲、爱染,舍离贪欲、爱染,即苦之灭。诸贤!若如是者,于比丘有多成就者也。

诸贤!于内身虽然不坏,不至外触之领域,且只要无注意其所对者,即不现其所对之识分。

诸贤!于内身不坏、虽至于外触之领域,只要若无注意其所对,即不现其所对之识分。

诸贤!于内身虽不坏,而至于外触之领域,且有注意其所对者,如是即现其所对之识分。

如是状态之色是为色取蕴,如是状态之受是为受取蕴,如是状态之想是为想取蕴,如是状态之行是为行取蕴,如是状态之识是为识取蕴者也。彼知如是被此等五取蕴所色摄、所集合、所结合。实从世尊又说:以见缘生者,彼即见法,见法者,彼即见缘生。此等五取蕴即是缘生者也。于此等五取蕴起贪欲、执着、随从、耽着,即苦之集。于此等五取蕴驱除贪欲、爱染,舍离贪欲、爱染,即苦之灭。诸贤!若如是者,于比丘有多成就者也。

诸贤!于内意虽然不坏,不至外法之领域,且只要无注意其所对者,即不现其所对之识分。

诸贤!于内意不坏、虽至于外法之领域,只要若无注意其所对,即不现其所对之识分。 诸贤!于内意虽不坏,而至于外法之领域,且有注意其所对者,如是即现其所对之识分。

如是状态之色是为色取蕴,如是状态之受是为受取蕴,如是状态之想是为想取蕴,如是状态之行是为行取蕴,如是状态之识是为识取蕴者也。彼知如是被此等五取蕴所色摄、所集合、所结合。实从世尊又说:以见缘生者,彼即见法,见法者,彼即见缘生。此等五取蕴即是缘生者也。于此等五取蕴起贪欲、执着、随从、耽着,即苦之集。于此等五取蕴驱除贪欲、爱染,舍离贪欲、爱染,即苦之灭。


诸贤!若如是者,于比丘有多成就者也。 尊者舍利弗如是语已。彼等比丘欢喜信受尊者舍利弗之所说。

调整字体: 大号中号小号

上一篇文章:象迹喻小经
下一篇文章:心材喻大经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回顾历史 股民炒发展[74]
· 108看盘 假设七浪划分…[79]
· 尊重股市客观规律 理…[71]
· 关于加快推进县级中医医院…[144]
· 佛经佛像 面如见佛[125]
 
· 关于结石与打结石[458]
· 吃不穷喝不穷[423]
· 二百五与哈巴猡[497]
· 2024年佛历3051年和2568年…[490]
· 枯木倚寒岩 三冬无暖气[5315]
 
· 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39]
· 回顾历史 股民炒发展[79]
· 108看盘 假设七浪划分…[85]
· 尊重股市客观规律 理…[74]
· 关于加快推进县级中医医院…[149]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
版权申明|关于本站|网站信箱|电话13615880574|QQ138318623|MSN联络|管理登陆
友情链接|打印本页|浙ICP备05064315号|联系站长:冷水泡茶 |关闭窗口|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