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天,无人一片寂静,有人走动,一步一咔嚓,一步又一咔嚓。傍晚,一妇女走来走去,眼前晃来晃去。开始没在意,但她探头探脑,千方百计弄出动静来,让你注意她。她有时大包小包,有时空手,或快或慢,或轻或重,就在那里走来走去,在你的面前晃来晃去。
问:你住下了没? 答:住下了。 问:天黑了,回去睡,别在这里走来走去。 答:我是困了,但没有被子。 问:若住在庙里,去找客堂拿被子。若住山民家,他们会照顾你,给你被子。天黑了,赶紧回去。 答:有被子,但不够。 问:找他们加。 答:我不想找他们,你能借我被子吗? 问:你住在哪里,哪里就会给你被子,给你加被子,我又不认识你,怎能借被子给你? 答:那我买,可以罢。 问:前面就有小店,去那里买。 答:他们都没有,求求你,借被子给我,我会洗干净的,买也可以。 问:我不可能给你被子,要买,你去那里买,说我说的,他们一定会卖给你,你走罢。 答:都说出家人心好,你这人怎么这样? 问:学佛的人就欠你被子吗? 答:我是借,我会洗干净的,买也可以。 问:你住下了,住的地方必定有被子给你,愿意花钱去买,小店就有。跟我毫无关系,你走吧。 答:阿弥陀佛,你这人好残酷。 问:快滚,要不拿棒棒招呼你! 答:我滚,我滚,阿弥陀佛!你这哪像出家人啊。 “出家人好残酷啊!”“这里的出家人不像话啊!”她逐渐消失,但留下这样的东东一串,串着一路而去。
佛教在印度时,没有寺庙,僧人自己不开伙,以乞食为生,接受临时房屋为讲经说法场所。传入中国后,少部分僧人被接到皇宫、贵族家里,皇宫里专设宫殿,贵族家里另辟厢房供养,大部分僧人住山林树下,路上水边。修行人依然有生老病死苦,年纪大了,若无弟子追随,只能自己照顾自己。马祖道一禅师眼看这是问题,为解决年纪大僧人无人照顾的问题,大量兴建佛寺,称为丛林。丛林下,僧人聚住,相互可以照应,徒弟侍候师父,老有所养。马祖建丛林,百丈制清规。清规中,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提倡,僧人们冬参夏学,农禅并举,自养自足,延续到了今天,叫做以庙养庙。少林寺组建公司了,四川“尼姑庙”里购买房屋了,都是延续佛教传统,响应今天政府“继承农禅并举家风 保持佛教优良传统”的提倡与鼓励。而公司的运作,房产的租赁都是商业行为,整个过程中必定要遵循商业规则。例如《四川普照寺尼姑买600万元豪宅》的起因,是租赁人赖账,迫使寺庙不得已发律师信追责,结果导致了“出家人好残酷啊!”“这里的出家人不像话啊!”“现在佛庙,哪有慈悲啊!”
少林寺在公司经营过程中,也必定要遵循商业规则,启用懂商业的人在公司运作过程中负责种种的具体操作,商场如战场,少不了种种的矛盾。四川的尼姑庙买了房屋通过租赁的经营形式获得合法合理的收入,经商过程中还是少不了种种的矛盾,正常情况下,也就是商业纠纷,该怎样就怎样。但有的人,赚钱的本事没有,闹事的本事很大,它就不说商业的话,自以为聪明地绕道佛、庙、和尚、尼姑的话题上去,这一扯上佛、庙、和尚、尼姑,必定就是慈悲为怀,慈悲为怀了自己的不顺还能继续不顺嚒?所有的亏欠最好让佛、庙、和尚、尼姑,让慈悲为怀去买单!否则,说你假慈悲还是轻的,搞出和尚嫖娼,尼姑贪财的花边假新闻来也在所不惜,看你还敢坚持商业规矩不!
僧人有僧人的追求,佛门有佛门的规矩。既然出家了,何必贪色?出家难,要提供种种的手续,经过种种的关卡,还俗容易,只须对任何一个人说“我不当和尚了”,交还戒牒即可。何须嫖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也好,以庙养庙也好,寺庙会指定专门的人或管理山林、田地、果树茶园,或管理工厂,或管理公司房产等,那样的人,须守护这些常住物(庙产)为眼中珠,否则信仰中的“因果”二字放不过自己。所谓日增三分,夜长七分,没管理好庙产,庙里不会用社会上的手段去苛求他们、法制他们,但他们自己不会原谅自己。他们都是慈悲的,日增三分,夜长七分是他们各自的因果,也是侵损庙产者的因果,为了避免愚痴贪婪的人背上侵损庙产的因果,他们不惜商人的面貌出现,阻止侵损,正是在帮助、提拔愚痴贪婪的人不至于堕落。可怜愚痴贪婪的人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惜诽谤佛教,诽谤僧人,图一时之快,能解决什么问题,得到什么好呢?——真谛 16:29 2011-6-19 太湖 调整字体: 【大号】【中号】【小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