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面犹如净满月 亦如千日放光明 圆光普照于十方 喜舍慈悲皆具足
志心信礼佛陀耶两足尊 三觉圆 万德具 天人调御师 嗡阿吽 凡圣大慈父 从真界 腾应质 悲化普 竖穷三际时 横遍十方处 震法雷 鸣法鼓 广演权实教 嗡阿吽 打开方便路 若皈依能消灭 消灭地狱苦
志心信礼 达摩耶离欲尊 宝藏收 玉函轴 结集于西域 嗡阿吽 翻译传东土 祖师宏 贤哲判 成章疏 三乘分顿渐 五教定宗趣 鬼神钦 龙天护 导迷标月指 嗡阿吽 除热真甘露 若皈依 能消灭 消灭恶鬼苦
志心信礼 僧伽耶众中尊 五德师 六和侣 利生为事业 嗡阿吽 宏法是家务 避嚣尘 常宴坐 寂静处 遮身服毳衣 充腹采薪薇 钵降龙 锡解虎 法灯常遍照 嗡阿吽 祖印相传付 若皈依 能消灭 消灭傍生苦
三稽首,出自《卍新纂续藏经》,清人寂暹纂《瑜伽焰口注集纂要仪轨》。
稽首。读音:qǐshǒu 或 jishou。释义:跪拜。跪拜礼的一种,“九拜”之一。清人顾炎武《日知录》:“古人席地而坐,引身而起则为长跪;首至手则为拜手;手至地则为拜;首至地则为稽首。此礼之等也。”《周礼·春官·大祝》: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贾公彦疏:“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此三者(空首、顿首、稽首)正拜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古代行礼时,最隆重的礼拜为: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掌心向内,拱手触地后头也紧跟触地。头、手停留一下,根据情况,停留时间长短不一。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臣拜君、子拜父,君臣拜天拜神,使用。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使用。
例句
《国语·晋语》:宣子拜稽首焉。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孟明稽首曰。 《三国演义》: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 《公羊传·宣公六年》:“灵公望见赵盾,愬而再拜;赵盾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趋而出。” 《史记·赵世家》:“公子成 再拜稽首曰:‘臣固闻王之胡服也。’” 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子户部员外枢稽首曰:‘是惟先君(袁可立)治行,徼惠吾子以重先君之灵。’” 《雷电颂》:“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郭沫若)
稽首可以用于赔罪。郭沫若《奴隶制时代·殷代是奴隶制》:“匡廼稽首于曶,用五田,用众一夫曰益,用臣曰疐,(曰)朏,曰奠,曰:‘用兹四夫,稽首’……‘稽首’,在这儿是赔罪的意思。”
佛教徒的常礼。佛教四众弟子面对佛法僧三宝,佛像、佛经、僧人时常用。出家僧人之间,见面时常用。头额触地礼拜,在古印度为最高礼节。弯背曲躬,头面着地,两掌伸向被礼者双足,又称接足礼、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稽首与归命同义,稽首属身,归命属意。
例句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三折:“只打个稽首,权充拜礼。”《水浒传》第十回:“那先生看了道:‘保正休怪,贫道稽首。’”《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只见那两个老姑子上前打了一个稽首。”《金瓶梅》:神仙见西门庆,长揖稽首就坐。——心开日光 调整字体: 【大号】【中号】【小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