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旧版 | 留言板1 | 留言板2 | 原创音像 | 多媒体作品 | 日光禅寺 | NHB |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野猪工作室 >> 旧版 >> 佛法 >> 佛经 >> [专题]【大藏经】 >> 正文

当前没有任何公告!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一篇 1~161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一篇 1~161
[ 作者:大藏经 | 转贴自:大藏经 | 点击数:75 | 更新时间:2024/4/17 | 文章录入:boar ]

阿含经专题·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一篇·01人品



人品

一、能战胜自己的人,是很好的。


注:战胜自己,是战胜自己的坏念头。例如:有贪求的念头生起时,能战胜灭掉;有气恼的念头生起时,能战胜灭掉,这便是战胜自己。这种战胜自己,比较战胜别人更要好。


二、听说:就是我自己,最难教导训练。


注:自己,是最难教导训练的。往往袒护自己,放任自己,做错事亦不肯认错,既不肯认错,就不会有教导自己。相反的,别人做错,我们会马上责他、教导他、训练他、强迫他不要做错,他从此或者不敢再做错。所以说起来,教导训练别人,比较教导训练自己,是更容易的。


三、经过训练教导得好的人,是光明的人。


注:每个人,都可以教导训练,而做一个好人。好人,是一个有好的行为的人。如同野象,经过教导训练,而变做家象一样。这种经过教导训练的好人,是一个有光明前途的人。


四、自己,就是自己所依靠的人。


注:自己,实在是我自己所最可依靠的人。其他的人,是不可依靠的。依靠自己的人格学问,刻苦耐劳,才是最好的依靠。


五、就只有自己,是自己所归趣的。


注:人人各有最后的归趣,这最后的归趣,是各人自己做出来的。做好的,就得好的归趣;做坏的,就得到做坏的归趣。


六、自己,是最可爱的。


注:各人都觉得自己是最可爱的。虽然,有时很爱别人,其实,这爱他人亦是为了爱自己。有时,人可能自杀,但这自杀,亦是由于爱惜自己太甚的。


七、没有其他的爱,比爱自己更甚。


注:人虽然有时爱别人,但都比不上爱自己。自己做错事,自己很原谅自己;自己面貌身材不美,亦觉得美好;学问人格不好,亦觉得很好。人都是最爱自己的。


八、自己做坏了,自己伤恼。


注:做坏了所得的结果,一定是忧伤苦恼;不做坏事,亦就一定无忧伤苦恼。可是人遇到忧伤苦恼,往往以为是别人来害自己。其实,这些忧伤苦恼是自己去做坏事招来的。


九、自己不做坏事,则自己明净。


注:自己不做坏事,则自己当然是清明洁净;人不能使别人清明洁净,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清净。


一○、只想为着自己的利益的人,是不清净的人。


注:佛说:人人应该做二种利益,一、是利益自己,二、是利益他人。只想为着自己的利益的人是自私的人、贪欲的人、侵占他人、没有公平的心、不资助别人。所以,是心地污秽不净的人。


一一、有智识的人,一定会教导训练自己。


注:人所以有智识,是因为时时读书勤求学问。自己不懂的,则请别人教导解说。如此,学问智识就一天一天的进步。


一二、品行好的人,一定会教导训练自己。


注:好人有二种,一种是智识好,一种是品行好。智识好但是品行不好的人,不能算是好人。好人,一定要智识好和品行好。要品行好,一定要时常教导训练自己。


一三、自己已经教导训练好的人,一定得到难以得到的依靠。


注:无论人或动物,都是贪生怕死。动物碰到危难便逃走;人类遇到困难,便想到可依靠的人。其实,如有自己时时教导训练自己,一生便无危难,亦就是得到最可依靠的了。


一四、能保护自己的人,便能保护他的外物──妻子和财产。


注:做坏事的人,是不能保护自己的人。做好事的人,是能保护自己的人。能保护自己的人,便能保护妻子和所有的财产。


一五、如果知道自己最可爱,就应该好好的保护自己。


注:人人都知道自己最可爱,而且亦为父母妻子所爱。所以,就应该好好的保护自己,使自己做一个可爱的人。保护自己,就是时时做好事,不要做坏事。


一六、有智识的人,应该使自己清明洁净,没有伤恼的心。


注:伤恼的心就是无明,无明就是不明白、愚昧无知,亦就是贪、嗔、痴、忿恨、不知恩和嫉妒等念头。这些念头都是使自己的心头伤恼,所以应该去掉这些坏念头,使心里清明洁净。


一七、如何教训别人,应该同样教训自己。


注:无论是父母教训儿子、兄教训弟、师长教训学生,如何教训别人,应该亦同样教训自己。例如教训别人不要杀生物、不要偷盗、不要邪淫、不要妄语、不要饮酒。自己亦应该不要杀生物、不要偷盗、不要邪淫、不要妄语、不要饮酒。受教训的人,才会服从。


一八、自己应当警告自己。


注:警告,是警告不要做坏事和警告做善事。警告的人,只有二种,一种是别人的警告,一种是自己的警告自己。自己能警告自己,是最好的警告。


一九、自己应当检查自己。


注:人的说话和行动,说惯了和做惯了亦就不知道是好是坏,别人又不敢告知。所以,最好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说话和行动,有没有粗恶的、不好听与不好看的,然后,改正那些不好听的话和不好看的行动。


二○、自己应挣出泥窟,同象一样的,自己挣出泥窟。


注:象在饮水时,很预防不要跌在泥窟,如跌入时,又急急挣出。人对于色、声、香、味、触这些很似泥窟的东西,要预防不要跌入,如果失足跌入,自己亦要快快挣出。


二一、要自己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自己苦恼。


注:保护,是保护自己的身体无病、保护不受灾难、保护不要做坏事。如果不这样保护,一定生出许多苦恼。


二二、不要杀死自己。


注:自己杀死自己,叫做自杀。自杀有多种,人们都知道的。另外有缓缓的自杀,例如吸鸦片烟、吸海洛英、饮酒和其他毒品;亦有喜欢放荡,染下性病的。这都是缓缓的自杀,虽然不会一时死去,但亦是一个“活尸”,比死去更苦。


二三、大丈夫,不要把自己送给他人。


注:这意思是叫人不要把自己出卖给别人,自己应该是自己的,能依靠自己的。如果把自己卖给别人,以为生活无忧,这是错的。因为不是自己的了,是别人所使用的奴隶了。


二四、大丈夫不可弃舍自己。


注:这一句,是说自己不可放任自己、不救自己、任自己衰败穷苦、愚昧无知。大丈夫应当救护自己、能自立、能教别人自立,才是大丈夫。


二五、人不可忘却自己。


注:人,有一些是生长在富贵的家庭,有大财产、有大权势,所以骄傲自是。这是忘却自己、不知自己,不知自己亦是一个人。有些生在贫贱的家庭,后来大富大贵,便骄傲自是,这亦是忘却自己、不知自己,不知自己亦是一个人。忘却自己的人是一个坏人。


二六、不要为别人的利益,而破坏自己的利益。虽然,是较多的利益。


注:利益有二种,一种是自己的利益,一种是别人的利益。人不应该为了别人的利益而破坏自己的利益。亦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破坏他人的利益。


二七、如果知道自己是可爱的,就不应该把坏事来配合在自己的身上。


注:自己是可爱的,应该把好的事、好的人格、好的智识来配合凑成,做一个更可爱的自己。不应该把恶事坏事来配合,因为把恶事坏事来配合就变成不可爱了。


二八、自己因为那样事而责备自己,就不应该再去做那样事。


注:自己已经知道这样做是不好的了,是应该责备的了,例如:做工不尽力、言语不文雅、行为不谦恭,这样,就不应该再做。




阿含经专题·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不放逸品


二九、不放逸,是不死的路。


注:不放逸,就是不大意、不粗心、时时有正念。我们做事如果不大意,就能保护身体的安全。例如驾驶汽车,如果不大意、不放逸,就很安全。做事不大意,就不会作坏事。所以是不死的路。


三〇、有智识的人,一定保护他的不放逸,如同保护他最高贵的财产一样。


注:普通人,时常太大意粗心;有智识的人,知道大意、放逸是死亡的路。所以,时时刻刻不敢大意、放逸,时时刻刻保护不大意、不放逸,如同保护他的最贵重的财产一样。


三一、贤人,一定赞美不放逸。


注:佛和众贤人都赞美不放逸、不大意、不粗心的人。因为不放逸才会成功,会得到现在的利益和得到下一世的利益。


三二、贤者,一定悦乐不放逸。


注:贤者,是一个有智识、聪慧的人。他知道放逸、大意、粗心的害处,亦知道不放逸、不大意、不粗心的好处。所以,他就很喜欢悦乐不放逸、不大意、不粗心,做一个不放逸、不大意、不粗心的人。


三三、不放逸的人,一定不会死。


注:不放逸、不大意、不粗心的人为什么不会死?因为他做事小心。小心保护他的身体,有病即速问医生。行路亦小心,做事亦小心,又不敢做坏事。所以,他一定不会横死。


三四、不放逸的人住于禅观,一定得到大快乐。


注:对身体不放逸的,得到身体的快乐;对做事不放逸的,得到心的快乐。如果专心一念,能寻伺色禅和无色禅,一定得大快乐。


三五、不放逸的贤者,一定得到两种利益。


注:不放逸、不大意、不粗心的聪慧人,一定做正当的职业,一定留心学习新的智识、结交好的朋友、不浪费金钱财物,又对于戒定慧多多修习。所以一定得到二种利益,一种是现在的利益,另一种是将来的利益。


三六、诸位,应具足不放逸。


注:这一句是佛陀世尊将入大般涅槃时的一句话,叫众人把不放逸的精神,去做为了自己和为了大众利益的事。因为一切都是不能常住,迟早要衰朽坏灭。不要粗心大意,以为自己还是年轻,其实缓点便会老、会病、会死的。


三七、诸位,应该悦乐、不放逸。


注:有智识的人,悦乐、不放逸,无论做事说话和想念都不放逸、不粗心大意。但没智识的人,却认为如果事事小心和不放逸,是麻烦的事。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悦乐、不放逸,才是好人,才是一个有智识的人。




阿含经专题·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业品


三八、业力,使众生有好和坏的分别。


注:“业力”就是一个人的行为或说话或思想。这些行为、说话、思想,无论大小,积集起来便变做一种叫做业力。业力有好有坏,好的业力会使人好,坏的业力会使人坏,这是一定的。


三九、做事惰散,一定得不到好的结果。


注:做事要认真才能得到好的结果,如果惰散漫乱,一定得到坏的结果。读书惰散,一定不成功;持戒惰散,结果一定是破戒、污戒。


四○、自己的业力,带引到恶的地方(恶趣)去。


注:恶趣,就是坏的地方,亦就是地狱,是做坏事的人一定要去住的;善趣,即是好的地方。要去恶趣或者要去善趣,并不是别人能够带引去,只有自己的业力才能带去。所以做坏事的,就被自己的业力带到恶趣去。


四一、善事,好人很容易做到。


注:善事很多,例如:勤俭、行为合理、说话合理、友爱、布施、持戒、礼佛。这些好事,好人很容易做到,因为好人就一定做好事;对于坏事、不好的事,善人却不容易做。


四二、善事,坏人很难做到。


注:善事很多,好人亦很容易做到。但是坏人做坏事做得惯了,要做好事就觉得很难。例如行为、说话粗恶的人,叫他的行为、说话端正谦下,他就觉得很难做,不造福、不持戒、不布施的人,叫他造福、持戒、布施,他亦是很难做到的。


四三、恶事,顶好是不要去做。


注:做恶事的叫“身恶”,想恶事的叫“意恶”,说恶话的叫“口恶”。这些恶事,顶好是不要去做,一做,将来一定有麻烦苦恼。小做有小麻烦苦恼,大做有大麻烦苦恼,没有做,没有麻烦苦恼。所以,不做恶事,是最好的。


四四、恶事,将来一定会焚烧做的人。


注:什么是恶事大家都知道,但还去做的,是以为是小小恶,不致有恶的结果;有的以为没有人知道,不致有报应。但是做后都很痛苦,怕人家知道、怕有报应,如火焚烧一样的痛苦。


四五、善事,最好要去做。


注:做善事,比做恶事更好,因为善事,一定不会惹起麻烦苦恼,而且将来一定有善的结果。如同种树一样,虽然不能即时得果子,但是将来一定得到。而且,一做善事,心里就快乐。所以,遇到善事,最好是即时去做。


四六、无论做什么事,做了后心里热恼的那样事,便是坏事。


注:做事,亦就是业。好事是善业,坏事是恶业;用身体四肢去做的叫做身业,用口去说的叫口业,用心想去做的叫意业。做坏事,例如杀人、偷盗、淫人妻女、妄语,都是坏事,都是恶事,这些恶事做了后,心里都很热恼。


四七、无论做什么事,做了后心里不热恼的那样事,便是善事。


注:做事,亦叫做“业”,善事叫善业,坏事叫做恶业。善事做了后,心里不会热恼。例如一个人不杀生、不偷人财物、不淫污人家的妻女、不妄语、心里自然很快乐,不会热恼。所以做后心里不热恼的,都是善事,是应该做的事。


四八、坏的工作和对于自己无利的,这些工作,很容易做,但是,不要去做。


注:工作可以分为四种:一、坏的工作和对于自己无利的。二、坏的工作,但是对自己有利的。三、好的工作,对自己有利的。四、好的工作,但是对于自己无利的。这四种工作,佛说:就是那“坏工作和对自己无利的”最容易做。例如:随便乱丢用物、笑骂别人、破坏公共用物等等,都是很容易做的,但是不要做,做了会吃苦。


四九、好的工作和对自己有利的,这些工作很难做。


注:好的工作和对自己有利益的这些工作,都是很难做的,因为是好、是有益的,就一定难做。但是我们一定要做到,因为是好的事,又是对自己有益的事。


五○、快乐,是做坏事的人所不能容易得到的。


注:快乐,是精神和肉体的安乐轻闲。做坏事的人只是惹来痛苦,决得不到快乐。所以,要使他得到快乐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只是做坏事。


五一、作善得善报,作恶得恶报。


注:做善事的,一定得到好的报应;做恶事的,亦一定得到坏的报应。有些做善事,得不到好的报应,是因报应缓一点;做恶的,未得到坏的报应,亦是因为报应缓一点。做善事定得到善报,做恶一定得恶报,善恶早迟总有报。


五二、众生一定依业受报。


注:佛说每个众生,即是人和一切动物在内,都是依照他自己所做(业),而自己得到那些所做的结果(报应)。没有什么神仙魔鬼,能给人好,或者给人坏,好坏都由自己做出来的。


五三、考虑后才做,比较是好的。


注:事有好有坏、有对有不对,要细细考虑,做后是有利有害。如果不考虑而做,会容易错误。所以考虑后才做,一定比较更好。


五四、做过了的事,不能挽回。


注:做事一定要先考虑,因为做过了就不能挽回。再做一回,已经是另外一回的事了。譬如杀死生命、偷盗别人的财物,虽然觉得不好,而决定将来不再杀害众生、不再偷盗。但是做过了的,仍然是做过了,不能挽回的。


五五、无论什么事,如果做后对自己有利益,赶快去做。


注:赶快去做,是叫我们不要迟缓,迟缓就要失去利益。譬如读书,要赶快的读,迟缓了、长大了、老了、病了,就不能读了。


五六、要做事,就要认真的做。


注:要做的事,一定要认真专心的做,不要一面做这事,一面又去做别样事;不要做这事未完,又去做别一件事;亦不要今天做,明天不做。决定要做就认真的做,一直做到成功。


五七、要照对我们有好意的人所说的话去做。


注:对我们有好意的人,都希望我们有幸福、没有苦恼,例如我们的父亲、母亲、师尊、好友,都是对我们有好意,我们要做坏事,他一定劝告不要去做;如果要做善事,他一定赞成去做。所以我们要依照对我们有好意的人所说的话去做。


五八、应该做合时的工作。


注:做事做工,应该做那和时间适合的。例如:知道是雨季、热季、寒季;知道是早上、午时、晚间。如果做事做工和时间不合,就得不到好的结果。


五九、要保存自己的好处,如同盐一样的保存碱味。


注:盐有很多种类,有的是海盐、有的是池盐、有的是井盐。这些盐同样有碱味,没有谁能把盐的碱味拿去。每个人的好处,例如学问好、人格好、名誉好、工作好,都应该保存这些好处,不要失掉他。


六○、帮助我们做事的人,我们应该亦帮助他做事。


注:人是合群同居的,庵寺、家庭都一样的同居。同居的人,要帮助,我们有事别人帮助,别人有事我们亦要帮助他。这样,才是不自私的人,不占便宜的人,才能好好的同居。


六一、专走向败灭的人,不要为他做利益。


注:要为他人做利益,要看他是哪种人,如果是好的,一定要为他做;如果是坏的,不要为他做。例如:拿钱去饮酒、吸烟、赌钱等,这是败灭的路,不要为他做利益。


六二、不要做犯罪的事。


注:犯罪,是犯了国家的法律,亦包括到对社会的犯罪和对道德的犯罪。这些罪不要去犯,不要去做,无论有人知道、没有人知道。因为犯罪就要受监禁、受人讨厌,又将来一定生在恶趣(地狱、畜生)。




阿含经专题·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烦恼品


六三、因想念而起的淫念,是人的爱欲。


注:爱惜,是会使人蒙昧的,这叫做“爱染”。即是所欲很多又不知足,对于色声香味触的爱惜恋着,便是爱欲的心境。如果很猛的爱染叫做大爱染;如果能去掉这爱,叫做无爱染。这是说:淫念是因想念而起的,亦可说是,爱欲的原因是自己心里所生的爱欲。


六四、人所爱的、恋的物质,而能久住不变的,在人间是没有的。


注:爱恋有二种,一种是物质的爱恋,一种是淫欲的爱恋。物质的爱恋,例如:对色声香味触的爱恋,这些所爱恋的物质,是不能久住不变的,时日一久,就要变更,最后要灭坏。如果认为这些物质,是永远可爱恋、不会变坏,在这世间,是没有的。


六五、在这世间对于爱恋,没有人会知足。


注:人对于物质的爱恋、对于淫欲的爱恋,一定不会知足。因为人人都有贪心、有情欲;不懂得知足,不懂得够了。例如得到一件便想要得到再多一件,听过一次又想再多听一次,永远不知足的。


六六、没有对于爱欲会知足的,这正同上天雨钱银给他一样,无论怎样的多,他都不知足。


注:这里所说的爱欲,亦就是爱染或贪心,是无明做原因。对于色声香味触的爱欲,是对一般物质的爱着、希望、恋惜,是不会知足的。虽然已是很多的,他亦仍然不知足,就是如同天上下雨一样的收入,亦不会知足。


六七、没有任何样的苦,比爱欲的苦更厉害。


注:每个人的苦,简单的分别起来,有生存生活的苦、老年的苦、患病的苦、死和怕死的苦、悲哀的苦、忧恼的苦、精神上的苦、抑郁的苦、所爱的要离失的苦、所讨厌的却要碰到的苦、所需要的却得不到的苦。但是这些苦,没有比爱欲的苦更甚。


六八、没有甚么河水比心里的“结缚”的水,同样的“急涨不退”。


注:结缚,就是最甚的贪求,亦即“苦谛”,种类很多,这是说每个人给色声香味触结缚住着。河水虽然有时涨满起来,亦会退减去,但是结缚,这贪求的念头,永远不会退减,只有时时急涨或大涨,一直到死去,才算停止。


六九、世界上最难丢掉的,就是要“得到”。


注:这里的要“得到”,是指要求得到所欲的东西。人人都要求得到,求得到所喜欢的、求得到所爱的;等到得到了,又要永远保守得住、不会破、不会失落;可是有时讨厌了,那就求离开、求失落。有时求这样那样,永远这样的求,人最难丢掉这“求”的念头。


七○、人所要求得到的境界,是没有边际的。


注:这里的要求“得到”,亦就是心里的烦恼。人类所要求得到的,真是很多;各人各有各人的要求、各时各有各时的要求、孩子有孩子的要求、青年有青年的要求、老人有老人的要求。这些要求,又各没有边际,始终在要求得到那样这漾,没有完了。


七一、要求得到的念头,会迫人去做事。


注:要得到的念头,无论是大是小,都会迫使人去做。例如要得到金钱财产,这念头会迫使这个人去做;有些是做坏事,例如去抢去偷人家的财物,或者去杀人。有求得到的念头,就往往会去做坏事,所以,是苦恼的原因。


七二、火,亦不会同“贪求”一样的猛烈。


注:世间的火,一共有三样:一是天上的火。一是太阳的火。一是人类做出来的火。佛教说人的心里,亦有三种火:一是贪的火。一样是忿怒的火。一样是愚痴的火。世间的火:还是有好有坏,而且好的比坏的多。但是心里的火,却完全是坏的,一个人心里如果有火,就看不见理由、看不见公平、看不见事物的意义。


七三、贪心在一切事物里面,是最危险的东西。


注:贪心,是不善根,亦就是坏的原因,一切坏事的总根源。一个人有贪的念头,就要自私、就要悭吝;就没有帮助别人的心,不肯施舍、不肯牺牲。对一个人的德行是最危险的,因为从此就要欺骗、欺诈别人;一有权力,就要欺侮别人。贪心,对一切善法,有大危险的。


七四、大贪心,是真实的罪恶。


注:贪求已经是坏了,有大贪求的念头,当然就是真真实实的大罪恶。用大贪心做出来的事,就是大罪恶事;用口说出来的话,就是大罪恶话。


七五、没有什么网,比愚痴的网更厉害。


注:网是用来抓捕禽兽的,禽兽是很愚痴的,以为网里没有什么祸害,所以就给网抓住了。人的愚痴,亦是一样,明明是坏事,有祸害的,他却以为是福乐事;明明是错,他却以为不错。所以,他就做出很多的坏事,害死了自己。


七六、服用物欲的人,一定希望有更好更多的服用物欲。


注: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上,要服用一般物欲,例如衣服、住屋、用具,都要更多更好,要听更好的声、更好的香、更好的食味、更好的摩触,这是一般人所希望的,亦不会停止的。


七七、服用物欲的人,觉得自己是缺乏,一直到死去。


注:服用物欲的人,时时都不知足、不饱、不够用。得到很多了,还要得到,所以时时觉得是缺乏,一直到了死去的一天,他还是觉得缺乏。


七八、愚痴无智的人,因为想要得到财产,会把自己杀死,如同杀死别人一样。


注:因为要想得到金钱财产,愚痴无智的人,有时会为着要得到金钱财产,把自己杀死。例如:偷盗欺骗别人的财产,结果被人抓捕禁监,就是如同自己杀死自己一样。


七九、一般人,是给无明包围住着的。


注:“无明”,亦就是“无知”、“不知”。一般人都以为自己最“有知”;所知很少,却以为很多;只知道一部份,以为全部皆知。所以,每个人应该知道自己是给无明包围住着的,应该寻求知,亦就是寻求“明”。



阿含经专题·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忿怒品


八〇、气恼,是不好的。


注:气恼,就是忿怒、嗔恚。人人都因为不合意、讨厌而气恼。气恼使心头肮脏、心头郁恨;心一气恼,就要生出愚痴的念头,看不见正理正义;心如火烧、脸面变色。不好的事,都是从气恼而来,例如:相骂、相打、以至相杀,甚至战争,亦因双方气恼而起,所以,气恼是不好的。


八一、气恼,是人世间销蚀武器的锈。


注:铁有铁锈,铁锈销蚀铁,无论是刀斧,如果不保护,一定要生锈。锈便销蚀铁,一直到铁无所用处,变成废铁。气恼亦是这样,一个人气恼,这气恼便销蚀他的性命:小气恼小蚀,大气恼大蚀,气恼愈大,销蚀亦就愈大。每个人应该保护心情,不要气恼,同保护刀斧,不要生锈一样。


八二、气恼,造成灭亡。


注:气恼只有坏处,不会有好处;只造成自己的灭亡,或者他人的灭亡。因为一气恼,心便怨恨、愚昧、不安,有的还打自己的父母;有时两个国家的战争,往往是因为国王气恼,变成杀死成千成万的人命,真是一个大灭亡。


八三、气恼,使心骄慢。


注:人,普通是愉快的、不忧郁,像水一样的安静,但是一气恼,心里就抑郁混乱。那个不气恼的人,他的心情是平定的;心一平定,说话亦平定,做事亦平定和祥。所以,一个人应该不要气恼。


八四、一般人,如果被气恼覆盖着,他便被黑暗覆盖着。


注:黑暗,是遮盖住一切好坏事物。在黑暗里面,看不到什么,不知道那一样是好、是坏;可以走、不可以走。人如果被气恼覆盖着,亦就如在黑暗里一样,看不到事物、看不到该做不该做、看不到好坏,接着就会做出好多坏事。气恼真是一条灭亡的路。


八五、气恼,会从小到大,是因为不忍耐。


注:气恼开始,都是小小气恼,可是不忍耐,就变成大大的气恼。从气恼做出来的事,都是坏事;说出来的话,都是坏话;想出来的念头,都是坏念头。气恼的快缓,要看是什么缘故,如火烧一样碰到容易烧的就烧得快,难烧的就烧得缓。


八六、气恼,是愚痴人的心情。


注:愚痴无智的人,不会知道好坏,只是做一个放任心情的人,常常找事情来气恼。日里夜里、自早至晚,都随时可以气恼;可以气恼自己、气恼别人;天下雨或雨停,他亦气恼;早起还没有洗脸,便先气恼。这气恼的心情,应该丢掉,因为是愚痴无智的人,才会是这样的气恼。


八七、忿恨的生起,是因为气恼。


注:忿恨是大大的气恼,和想报复;一时不能报复,就记在心里,预备将来报复。忿恨会生起来的原因,是因为气恼,所以,如果不丢掉气恼,就会缓缓长大起来,变成忿恨。


八八、没有什么东西,同忿恨那样的执持更甚。


注:这里的执持,同猫儿的预捕捉老鼠、虎的预捕捉兽类一样的想念、预备着。人有了忿恨、想要报复的念头,亦一样的,日日时时想念着、执持要报复的念头,机会到了,就马上报复,杀害他了。


八九、没有什么错误,比忿恨更甚。


注:忿恨,想杀害别人的念头,是最大的罪恶错误;未杀害或已杀害后,都同猛火焚烧心头一样。杀害别人,是有罪的,从这一生到下一生,都要受罪。所以,是一件最大的错误。


九〇、能够破掉气恼,是最好的。


注:要破掉什么东西,可以用刀、用武器,可是要破掉气恼,那就要用智慧。亦就是用智慧去看见到不气恼的好处;用谦和、忍耐去禁住了气恼,这样就叫做破掉气恼。气恼一没有,身体精神,亦就快乐了。


九一、破掉气恼,就不会悲伤。


注:气恼会使心头热迫,悲伤痛苦,能破掉气恼,自然没有悲伤。气恼不容易破掉,同火一样,如果在大燃烧,很不容易灭掉;应该赶快灭掉火源,才容易灭。所以一有气恼,心里应该细细审查,想到气恼的坏处害处,又想到没有气恼的好处益处,一直到气恼灭去,就不会有悲伤了。


九二、给气恼盖住着的人,一定舍弃善事。


注:给气恼盖住着的人,就是在生气忿怒的人,心里正在昏乱,看不见道理正义,便会舍弃善事。平常不说粗话的人,这时便说出来;不骂人的,亦骂出来;不会杀害人的,亦会杀害人。把一切善事,都丢掉光了。


九三、常常气恼的人,皮肤脸色一定暗黑。


注:各人的念头不一样,有的容易生气发怒;常常气恼的人,皮肤脸色亦跟着暗黑,没有光彩,一看就知道是坏脾气的人,是正在气恼的人。气恼发现在他的脸色,在他的皮肤上面。


九四、常常气恼的人,一定很苦。


注:常常气恼的人,真是容易气恼;在白天里,可以气恼很多次,夜里亦可以气恼;对别人,对动物禽兽,亦可以气恼,对自己亦气恼,甚且亦可以代别人气恼。日里夜里对什么事、对什么人,都气恼。所以日里夜里,心里都很痛苦。


九五、常常气恼的人,虽然已经得到利益了,但是却拿去做没有利益的事。


注:常常气恼的人,往往认为自己是对的,做事不认真,半途而废;无论是读书、做事,一发怒生气,便丢掉书册不读、丢掉事不做。所以,明明是已经得利益了,倒是做出没有利益的事来。


九六、被气恼覆盖着的人,一定破财。


注:被气恼覆盖着的人,一定是依照气恼说话、做事,说不应该说的话、做不应该做的事。这样的气恼而说话、气恼而做事,一定说错话、做错事,一定犯罪破财。有时自己毁坏自己的财物,有时去毁坏别人的财物,结果被罚,亦是破财。


九七、沉醉在气恼里的人,一定没有名誉地位。


注:给气恼弄得沉醉的人,一定粗心大意、没有智慧、不知耻辱;一定说坏话、做坏事;一定给别人看不起,就连他自己的亲戚朋友,亦看不起,甚至他自己的子孙,亦看不起他。


九八、常常气恼的人,就是亲戚,亦一定避开他。


注:亲戚、朋友,所以很亲密,是因为有血缘和相知的关系,能互相了解。但是如果他是一个很容易气恼的人,亲友亦不敢和他接近,一定设法去避开他。因为他常常气恼、常常疑人,所以大家都不敢和他谈话、来往。


九九、正在气恼的人,不懂得利益。


注:人在平时,是懂得利益和没有利益的,但一生气忿怒,就不清楚利益和没有利益了,因为已经失去理智。利益,不单是自己目前的利益,有时是连别人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和后一生的利益,都在里面。


一〇〇、正在气恼的人,看不见道德。


注:这理由就同前句一样,正在生气忿怒的人,看不见道德,因为忿怒盖住他的理智,看不见合理或不合理的事,亦看不见什么公平或不公平的事。


一〇一、正在气恼的人,要做出破坏的事,这事本来是难做的,但他却容易做出来。


注:人一生气发怒,就要做出破坏伤害别人的事来。这些事,本来是不容易下手去做,但在生气发怒的时候,却很容易做出来:他可以打骂他的爸爸、妈妈;打骂儿子、亲戚、朋友,这是平时都很难做出来的,但是一生气恼,就容易做出来的。


一〇二、人气恼过后,不气恼了,亦就像给火焦伤一样的痛苦。


注:人在生气发怒时,不出力压住,就会越气越大,同火烧一样。虽然气恼过后,就会想到刚才做错说错,心里非常痛苦,像给火焦肌肉一样的痛苦。


一〇三、给气恼盖住着的人,得不到一块小小的依靠。


注:被水淹的人,可以跑到地较高的地方避水,但是给气恼盖住的人,他的心就好像给水淹满一样,不能依靠,亦不能依靠别人,就是要拿佛法来做依靠,亦不能。因为气恼盖住着,看不见佛法了。


一〇四、正在气恼的人,会杀掉他的母亲。


注:父亲母亲,对儿子有大恩德。法律规定,儿子不能控诉父母;佛法说杀父母的人,是大逆罪,这样的人,这一生不能证果,死后不得生天。但是一个正在大气恼的人,看不见父母的大恩,有的怒骂、有的殴打、有的甚至敢杀掉他的父母的。


一〇五、生气发怒的人,是败亡的人。


注:败亡是因为气恼而生的,所以气恼的人,是败亡的人。这种人,没有慈悲的念头,亦没有智慧;财产一定散失,亲友亦一定散失,名誉地位亦一定散失。气恼的人,是这样散失败亡的。


一〇六、用力制心,破掉气怒。


注:人一气恼,如果不制止,就要扩大起来,变做大事。制心不要气恼的法子,就是想到气恼的种种不好,例如:“不忍小忿,则乱大谋。”“不要拿冰片去换盐片。”“认输是佛,认胜是魔。”“对狂人不要认真,对醉人不要劝告。”要做一个心平气和的人,要用力制心,不生气恼。


一〇七、用智慧去破掉气恼。


注:气恼是因为讨厌和不如意而生起的,凡事如果不如所希望,人人都会气恼;气恼一大,变成仇恨,惹出大事来。气恼像火烧一样,烧完了,火就熄了,但是最好要先破掉,不要使火惹出事来。


一〇八、不要使气恼的威力,来管制自己。


注:威力的力,是最大的,一个人给威力管制着,就一定要服从他的命令,像奴仆一样的。气恼的人,亦就像给威力管制一样:气恼叫他骂人、叫他杀人,他就骂人杀人。等到气恼完了,做出来的坏事,是他自己负责,气恼是不会负责的。




06.安忍品




阿含经专题·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安忍品


一〇九、忍,是最好的苦行(勤苦修行)。


注:佛在戒律上说,忍辱就是忍耐,是最好的苦行。苦行,就是勤苦做去,可以灭掉烦恼。这苦行和外道的苦行不同,外道的苦行,是用种种方法,使自己痛苦吃苦,不是勤苦做去。


一一〇、安忍,能止人的迫促扰乱。


注:安忍,是在制止迫促的念头和扰乱的做事,又会制止说坏话、想坏事,因为迫促急乱的做事和说话,一定会做错说错。又忿怒会使人迫促,不详细想、没有理智、不忍耐,如果有安忍的念头,就会制止迫促扰乱的做事。


一一一、安忍,带来利益安乐。


注:安忍,是像上面所说的好处,所以,会带来好多利益和幸福,送给这个会安忍的人和别人。因为安忍,决不会带来心头的焦热、不会做错事、亦不会使别人痛苦,所以,安忍是一件美好的事,是“在家人”的法、是国王及政治家的法、亦是一个有智识者的法、是“出家人”的行和力。从开始做人到完结,安忍是最重要的。


一一二、安忍,是一个智人的庄严。


注:安忍,是美好的法,会使一个人的做事、说话,美满、好看起来,比丝绸的衣服、金银宝玉更美满、好看。一个衣服美丽但是品行坏的人,就像一个美丽的棺木装上一个死尸一样。所以一个有智识学问的人,要有安忍做他的庄严(装饰打扮);如果一个智人,不会安忍,亦就不是有智的人了。


一一三、安忍,是精勤的人的苦行。


注:安忍一共有三种,一种是受到别人所骂、所批评的。一种是艰难刻苦的工作。一种是病的安忍。这里的意思是说,精勤修行的人,如果会安忍,已经就是在修苦行了。


一一四、安忍,是修行人的力。


注:修行的人,无论是什么宗教,都要安忍;不会忍耐,就没有力量去修行。所以才说,安忍是修行人的力量。没有这力量,就不会修行的。


一一五、婆罗门沙门,有安忍在做他的力量。


注:婆罗门来皈依佛教出家的,叫做婆罗门沙门。婆罗门,虽然是印度高级人物,但是来皈依佛教出家的,亦要同样的持戒修行,亦要安忍,亦要用安忍做他的力量。


一一六、会安忍的人,一定得到(别人的)悦爱。


注:人责骂我,我会安忍听他责骂,就会被称赞是一个宽心宁静的人;我会不责骂别人,就会被称赞是一个好人;我会忍耐刻苦做事,就会被称赞是一个勤人;我能忍耐病的痛苦,就会被称赞做一个能忍的人。会忍耐的人,是人人悦爱称赞的。




阿含经专题·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胜利品


一三〇、胜的人,一定要和人家结仇。


注:如果人用手相打、用武器相杀、用话相骂、或者赌钱,一定有一方面胜,一方面败。那个打败的一定想报仇报复,那个胜的便变成被人结仇,亦一定给人家报复报仇。


一三一、把佛法送人,比送其他一切物都要好。


注:送给别人的物,在佛经里面,分做十种,有饭、水、布、交通工具、花、香料、涂身香料、卧具、住居和灯火。但是最好是把佛法送给他,因为佛法是学问智识,能销罪恶、生起善门。所以把佛法送人,说佛法给他听,是最好无比的。


一三二、佛法的味道,比什么味道都好。


注:我们会知道味的好坏,是用舌去舔而知道的。味有碱、甜、酸、辣、涩;各人所喜欢的味道亦不同,有人欢喜碱、有人喜欢甜。但这些味道,只是口头及心头欢喜,亦不久长,只有佛法的味道对什么都有益,亦很久长。所以是一切味道所不能比的,是最好的味道。


一三三、对佛法的喜欢,比对什么的喜欢都好。


注:人所喜欢的很多,可以喜欢人的脸孔、人身、兽身、行动;可以喜欢音声、香的味、好的味道和抚摩。这些喜欢,有好有坏,但是喜欢佛法,会使做好事、心头寂静、不会错做事。所以喜欢佛法,比喜欢什么都要好得多。


一三四、能断贪欲,就是战胜一切苦。


注:“贪欲”是很强烈的要求需要,需要色欲、需要来生更好;亦有不需要来生。这很多的强烈需要,使人痛苦,如果不能断掉这些贪欲,是不能断苦的;能断贪欲,就会断一切苦,所以叫做战胜一切苦。


一三五、胜后可以反变为败的,是不好的。


注:胜后,可以反变成败的例子很多,例如:相打、相骂、赌钱,都可以反变成败,因为败的会报复、会报仇。所以,胜的会变做败的,亦就是不好的胜。胜要永远的胜、永远不会败,才是最好的胜。


一三六、胜后,不会反变做败的,是好的胜。


注:对外面的胜,将来是会反变做败的,所以,是一样不好的胜。因为败的人,变成仇人,时时找机会报复报仇。如果能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心,战胜自己的烦恼,是一种不结仇的胜。战胜自己的人,是一个懂得管制自己的心的人,不会和别人相骂、相打、相杀,这是一种最好的胜。


一三七、把不气恼,去战胜正在气恼的人。


注:人碰到不如意的事,便会气恼,接着便做出坏事、说坏话、想要胜过别人。碰到这种正在气恼的人,如果用气恼的念头去对付他,一定不能胜他,只有用不气恼和忍耐去对付他,叫他消去气恼,稍一下子,他会渐渐心平气和,不再气恼。这就叫做把不气恼去战胜正在气恼的人。


一三八、用好的方法,去对待坏人。


注:坏人,是性情坏、品行坏的人。如果有人对我们做坏事、说坏话,我们亦同样对他做坏事、说坏话,结果双方都是坏人;所以要用好的方法、好的行为、好的话去对待他,自然会叫他心服,别的人亦称赞我们。


一三九、用布施,去战胜鄙吝的人。


注:人因为有贪心、有痴呆心,所以变成鄙吝的人,心胸狭小的人,对财物、学问都鄙吝,不肯送人给人、不肯帮助人;他虽然知道一朝死去的时候,亦不能带去,却仍然鄙吝着。对这种人,就是布施他、赠送他,不是希望他会报答的布施赠送,那就会战胜他的心,使他不会对我们鄙吝的。


一四〇、用说实话,去战胜说不实话的人。


注:人,都喜欢说不实话的,有的为了趣味而说,都是不好,将来会有不好的报应。要战胜这种人,就是不要相信他,同时,对他说实话,不要欺骗他。久了,亦可以战胜他。




阿含经专题·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布施品


一四一、圣人说布施和战争是一样的。


注:布施,要有可以布施的东西、有接受布施的人物、自己要有布施的念头,好好的送给人。这和战争一样的,要有战争的力量、有对手的敌人、自己要有牺牲的念头。布施,是在灭掉鄙吝;战争是在灭掉敌人,所以布施和战争是一样的。


一四二、有信仰的布施,没有所谓小(小亦是大)。


注:有信仰的心,是说诚心诚意的布施赠送,亦就是第一想要布施,第二布施时欢喜,第三布施后亦欢喜。这样的布施赠送,即使小小的钱、财物的布施赠送,亦就是跟那大大钱财的布施一样的;如果没有信仰的布施、随随便便的布施、不得已的布施,即使是大钱财的布施,亦跟小钱财的布施一样。


一四三、布施,先有选择,是佛所称赞的。


注:布施赠送,先要选择布施的东西,选那些有益而无害的、选那个对这东西有需要的,得了之后,会更做好事的人。这样选择布施的东西,佛是最称赞的。


一四四、只有傻子,才不会称赞布施。


注:傻子,是愚昧无知的人,和智人不一样。智人认为布施,是人类互相帮助、给别人有幸福、使自己的烦恼减少,布施亦会使人欢喜;可是傻子,却认为布施是损失钱财、使自己穷苦。傻子自己不布施,亦不称赞别人的布施,更不会称赞布施。


一四五、布施的人,一定能保住和好。


注:布施的人,送给贫人的,是有慈心的人;送给朋友的,是有友爱的人;送给爸爸妈妈的,是有孝心的人;送给修行的人,是有善心的人。这样的送,都能使大家和好,不但人是这样,把食物给禽兽食,禽兽亦都会驯服起来。


一四六、布施的人是可爱的人,大多数人都要跟他结交做朋友。


注:把财物布施给别人,受的人当然很欢喜;送给一个团体,那个团体的众人,亦当然欢喜;给社会,社会众人,亦当然欢喜。不单这样,没有受到布施的人,亦很欢喜这布施的人。所以大众都喜欢这布施的人,大家都喜欢跟他结交做朋友。


一四七、会布施的人,一定是可爱的人。


注:把财物布施赠送别人,有的把自己所不用的、有的把自己亦在用的、有的把比自己所用更好的,但无论那一样的布施赠送,都是使人喜悦敬爱。


一四八、有智识学问的人,送幸福给别人,他自己亦一定得到幸福。


注:俗语说“把痛苦送给别人,自己亦受到那种痛苦”。送幸福,亦是一样。把幸福送给别人,自己亦得到幸福。有智识学问的人,他知道怎样选择什么东西,送给那一样的人,所以收到的人,就觉得是幸福,这幸福,送的人亦同样的得到幸福。


一四九、把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布施送给别人,一定得到自己所喜欢的东西。


注:布施,一定要有“所要布施的东西”、“自己想要布施”、“受施是一位应该受施者”、“有礼貌的施给赠送”,这才是布施。布施的东西,如果是自己所喜欢的,所得到的,一定是自己所喜欢的;如果是自己所不喜欢的,拿去送别人,自己是已经不喜欢了,那里会得到喜欢。


一五○、把最好的东西,布施送给别人,一定得到最好的地位。


注:布施是好的因,自然得到好的果。如果布施是最好的,那就是做最好的因,自然一定得到最好的果。


一五一、把最上的东西,布施赠送别人,一定会再得到那最上的东西。


注:最上的东西,在古代,如果是果子,就是最先成熟可食的果子;或者在同样的东西里,是最出色最美好的。能够把这最上的东西布施送给人,自然一定再得到那最上的东西。


一五二、布施的人,所得到的福报,一定会一天一天的增长。


注:福,便是快乐。这福,是在把财产布施送给别人以后得来的;这福,一定是每一天每一天在增加长大,同水滴落一个缸里一样,一天一天的多起来,不会减少去的。


一五三、每个人,都应该布施。


注:人,出生以后,要靠别人养育,一直到自己会饲养自己,时间是很久,所以自己亦应该饲养别人。这是在家里的情形,在社会亦是一样,大家有福,大家同享福;大家有苦,大家共帮忙,共同作工、共同喝吃。这样,大家才会共同进步。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布施。




阿含经专题·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苦行品


一五四、没有什么苦,比“蕴”苦更厉害。


注:“蕴”是积做一大堆的意思,一共有五个,就是色(物质)、受(情感)、想(意象)、行(造作)、识(心识)。这个色(物质)是由地(坚硬的东西)、水(流动的东西)、火(热的东西)、风(飘动的东西),四大种类凑合成的;无论什么东西,如果由这四种类合成的,一定会有生老病死的痛苦,所以,是很厉害的苦。


一五五、“行”是最苦的。


注:行,就是造作。前一世所造作的,和现在所造作的,都是苦的:要生活、要衰老、要病、要死、要败灭,还有要贪、要悲哀、还有要气恼,这些都是最苦的。


一五六、不好好管理的家庭住宅,一定会带来痛苦。


注:住宅,要好好的管理,洗扫清净,没有污秽;用物安置合宜,不会杂乱;破损的要修理。如果管理护理不好,就会有痛苦麻烦的。


一五七、贫穷,是世间的痛苦。


注:没有财产,可食可用,叫做贫穷。小贫穷就小痛苦,大贫穷就大痛苦。连要布施,亦没有什么东西布施,成天不能做什么事,实在是痛苦。


一五八、借债,是世间的痛苦。


注:如果一个有智识的人没有钱,他会用他的智识去赚钱找钱;但是愚人一没有钱,便去借债。借债,是一定要付出许多利息,这是增加负担,所以,是世间痛苦的一件事。


一五九、没有依靠的人,生活是痛苦的。


注:儿子依靠父亲母亲、弟弟依靠哥哥、亲戚依靠亲戚、朋友依靠朋友。没有父母亲的人,我们叫他做孤儿;没有依靠的人,我们叫他孤独。佛教的依靠,是依靠佛、依靠法、依靠僧,这叫做依靠三宝,如果没有依靠三宝,就会要有痛苦。


一六〇、失败的人,生活是痛苦的。


注:无论是用力相打、用刀相杀、用话相骂、用钱相赌,双方都想要胜,失败的一定在痛苦,因为失败的,一定有损失,不会如愿,所以,生活是痛苦的。


一六一、没有忧虑的人,便没有痛苦。


注:忧虑,一定是痛苦的。有忧虑的人,一定会痛苦;没有忧虑的,便没有痛苦。有“贪心”的人,会忧虑到所爱惜的人物;有嗔心,就是有气恼的人物,会忧虑到所恨所恼的人;有“痴”心,就是痴呆的人,会忧虑到所迷的东西和人物。一有忧虑,心中就混乱不安、胡思乱想,这便是痛苦;如果没有忧虑,便没有痛苦了。

调整字体: 大号中号小号

上一篇文章:北传法句经 七五九
下一篇文章: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一篇 162~390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回顾历史 股民炒发展[74]
· 108看盘 假设七浪划分…[79]
· 尊重股市客观规律 理…[71]
· 关于加快推进县级中医医院…[144]
· 佛经佛像 面如见佛[125]
 
· 关于结石与打结石[458]
· 吃不穷喝不穷[423]
· 二百五与哈巴猡[497]
· 2024年佛历3051年和2568年…[490]
· 枯木倚寒岩 三冬无暖气[5315]
 
·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三篇[65]
·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二篇[60]
·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一篇 1…[65]
· 我往鸡汤兑水[302]
· 不赖[1512]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
版权申明|关于本站|网站信箱|电话13615880574|QQ138318623|MSN联络|管理登陆
友情链接|打印本页|浙ICP备05064315号|联系站长:冷水泡茶 |关闭窗口|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