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坚持下去,难说不是自负和因自负而有所成就。但是,若刚愎自用,凡事以自己为中心,属自私了。刚愎不是自负,自负不一定等于自私,但刚愎与自私仅有头发丝那么点距离,尚未碰上,是客观上的自私,稍微碰上,等于主观上的自私了。客观上的自私旁人感觉强烈,自己往往不觉,于是得罪了人、被人不看好,还浑浑然哩。主观上的自私往往被人理解,因为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但自己往往感到不好意思。矛盾与纠结,往往来自这里。
人不懂的学问太多。人不知的事情太多。一生中,没有答案的问题太多。于是都在忙。一忙,就升学了,就赚钱了,就当官了,就大富大贵了。忙呀忙,一直忙,快死了,还是穷困潦倒。同样都在忙,何如结果截然不同?这里面有因缘。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什么因,必定有什么果。
电影里,常常有这样的镜头,那情形说:老太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单单在自己的居所烧香磕头,念佛诵经。她的丈夫赚钱不赚钱,发财不发财,升官不升官,杀人不杀人,一概不问。姬妾们打破了头,增加了一位,减少了一个,一概不问。只有一样,儿女们怎样,天天要问。所谓庇护,所谓庇荫,所谓保佑,在哪里?就在这里。曾见过许多老太太,老居士,房间里面供养佛像,佛像前烧香磕头,打坐诵经。譬如一个老太太,在楼顶阁楼供奉佛像,每天烧香换水,磕头顶礼。她自己怎样就不说了,但儿女们多成气候,那普通的家庭就出了博士生,这个,能说都是博士生自己辛苦、努力的结果,一定没有党和人民的恩,没有老师教育的功劳,同学帮助的功劳,工人服务的功劳?与父母毫无关系,与烧香磕头毫无关系?
“供养”二字,佛门多用。它包含的意思,有无“帮助”、“互相帮助”?有无付出、奉献、奉养、赡养等等?有无良好愿望中的鼓励与支持?都有。简单说:理解也是供养、就是供养,用心体会而理解,是大供养,因理解而尊敬,是大大的供养。
一个家庭中,人多,各有自己的信仰,这很正常。相互的理解怎样?儿女成了大科学家,种种的大家,当了大官,发了大财,种种的成就,父母依然务农,在那里种地,就拿什么去理解、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何况“事佛”,属于高级的精神生活了,又拿什么去理解、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心开日光 6:51 2012/6/29 木兰山麓 调整字体: 【大号】【中号】【小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