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二人,爱别离也怨嗔会,表面看,究竟爱别离还是怨嗔会,不清楚,但是,稍微静心,却十分明显的。
父亲来了,小心翼翼地问话。耐心地等他说完后,一句话过去:你先住下,师父这里正有点事,须人帮忙,你看看,能否做一做。答:我能吃苦,我听师父话,安排什么做什么。
师父:“这是一本书,太破了,三天时间,能否重抄一遍?” 答:“这个容易,这个容易,我抄,我抄。” 师父:“那好,你慢慢抄罢,两周内能抄完,很好了。” 答:“师父,我可以带回家抄写吗?” 师父:“不行。只能这里抄。”
很用心,在那里抄写。二天午饭后,来了: 问:“师父,我想了想,三天时间抄不完。” 师父:“上周有人抄写,不到一天就抄完了。” 问:“那是怎么抄的?” 师父:“把你抄写的部分拿来看看。” 答:“好好好,我去拿。” ……
“让抄写,没说练字,你这么用心地正楷,当然慢了。” “我以为是这样的。” “你还可以以为自己可以上天,飞飞看?” “……” “抄写就是抄写,能看清楚每个字就行了,谁让你正楷字?” “我以为……” “你不必以为,继续抄罢。”
当天就抄完了,送师父跟前。 师父:“恩,很好。”
问:“师父,我是不是可以……” 师父:“你不是。” 问:“师父,我还没说完。” 师父:“说完了也不是。” 问:“……”
第三天。 问:“师父,我有个问题,不知当问不当问。” 师父:“有问就说。” 问:“昨天,我有个问题,但还没说出口,师父就说‘不是’,这个……” 师父:“你想问一个跟抄写有关的问题?” 问:“是啊,师父怎么知道?” 师父:“师父还没明白,所以你的相关问题只有‘不是’这一个答案。” 问:“什么啊?” 师父:“不知道。”
父子不和,若相互不理解,好不了,若各自检讨自己,不好也好。相逢是缘,真心实意亲人想,不把“亲人”当借口,不好自好。——心开日光 1:14 2012/8/6 木兰山麓 调整字体: 【大号】【中号】【小号】
|